2005 史隆大會專題演講(3)

第一部分

2005 史隆大會專題演講(3)(一)

    大家好 在這一長串緊湊的討論會中 對於各位的投入 本人深表感激 再次誠摯感謝各位 現在很榮幸為各位介紹 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 台積電的創辦人暨執行長- 張忠謀 (Morris Chang) 博士 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 專業晶圓代工廠 不論在電腦還是 手機的晶片製造方面 台積電也穩居世界龍頭寶座 先前我向張先生 提到在會議一開始 我將和半導體產業教父 同時也是校友的他進行對話 他說︰「你知道剛出現 晶圓代工廠這個概念的時候 我和大家一樣都認為 這實在是瘋狂的點子」 而如今這瘋狂的點子 終於蛻變成令人關注 成功又富含創新精神的企業 盛名享譽國際可謂無人不曉 張忠謀在麻省理工學院 機械工程系取得三個學位 1987 年在創辦台積電之前 曾服務於德州儀器 (Texas Instruments) 和通用先進系統公司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事業也頗有成就 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大放異彩 張忠謀確實居功厥偉 張博士超群絕倫的表現 曾獲頒諸多獎項 像是 2005 年的「日經亞洲獎」 (Nikkei Asia Prize in 2005) 「IEEE 2000 Robert Noyce獎」 (IEEE 2000 Robert Noyce Award) 等 而對微電子產業的卓越貢獻 也使他在 1999 年榮獲了 無晶圓半導體協會 (Fabless Semiconductor Association) 「模範領袖獎」 (Exemplary Leadership Award) 2003 年他名列美國《財星》雜誌 評選出的「亞洲商界領袖 25 強」 2001 年更獲得 《時代雜誌》和 CNN 票選為 「25位最有影響力的 企業執行長」之一 他是麻省理工企業的成員之一 也是最忠誠的校友 更是史隆管理學院的摯友 今天就讓張博士來和我們談談 有關創新、商業模式 以及商業模式創新等主題 讓我們以最熱情的掌聲歡迎 張忠謀先生 Rick 謝謝你這麼親切的開場 我也感謝在座各位 以如此高昂的興致和 精神全程參與本會議 當我們親愛的院長 Rick Schmalensee 邀請我來這裡演講時 我只能說言語實在不足以 形容我內心的榮幸和喜悅 如同Rick所說的 我在哈佛大學接受了一年的 大學人文教育洗禮之後 就轉學到麻省理工學院 從 1950 到 1955 年期間 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 大學部和碩士班 當時麻省理工堪稱 全球頂尖的科技研究機構 當然對於能接受這裡的科技教育 我感到非常驕傲 不過幾年之後 我逐漸進入科技業界 開始擔任經理 我不由得捫心自問︰ 「如果當初我留在哈佛 繼續接受大學人文教育 對於成為經理人 我會有更充分的準備嗎?」 然後我又想 「如果留在哈佛沒有來到麻省理工 我還有機會進入科技業嗎?」 至於第二個問題的答案 我可以斬釘截鐵地說:「不會」 如果我沒有⋯ 如果當初我留在哈佛 接受人文教育訓練 我絕對不可能進入科技業 所以第二個問題的答案 在某種程度上確實 否定了第一個問題的重要性 而幾十年後 我欣然接受了前教務長 Bob Brown 對我的看法 當時他說︰ 「Morris啊 你擁有了兩個世界的優勢 你經歷過哈佛的精彩 也有麻省理工 深厚穩固的教育根基」 無論如何 今天的麻省理工比五十年前 要來得更加全方位 當然 史隆管理學院(Sloan School)愈臻成熟 也是相當重要的發展 事實上就在今天午餐時 我還在和史隆的院長 緬懷過去的歲月 他說2002年 是史隆晉升為學院的50周年 也就是說在1952年的時候 雖然當時我才大三並沒有注意到 在 1952 年產業管理學院 (School of Industrial Management) 成了產業管理學院 當然 它是之後 才成為史隆管理學院 不過史隆的成熟 並躍升為傑出的商學院 都是相當重要的發展 讓麻省理工在過去五十年中 羽翼逐漸豐厚 成為世界級的頂尖大學 姑且不論史隆管理學院 隸屬於麻省理工 單獨來看 我認為史隆已經是 全球最優秀的商學院之一 史隆與麻省理工的關係 將它與麻省理工 所提供的科技教育作連結 非但讓史隆成為 培育頂尖科技經理人的搖籃 也讓它「最佳商學院」 的美譽更加實至名歸 如同Hockfield校長常說的 未來的世界科技只會越來越重要 而今天我就要和各位談談創新 商業模式 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兩個名詞 「創新」以及「商業模式」 「創新」這名詞應該不難理解 事實上它在字典中的定義就很清楚 創新就是作出改變 或以前所未有的嶄新方式來做事 即便是最簡單的定義 我仍要強調三項重點 首先你必須付諸行動 如果你只有想法 單靠一個想法 這還不算是商業的創新 畢竟在商業領域 我們追求的是結果 或最終結果的改善 若你徒有新點子 卻不付諸實行 那麼它對你最後的結果 依然無法帶來任何裨益 所以我說創新的實行面相當重要 其次關於創新我要強調的是 失敗絕非新鮮事 而且創新經常 只能提供你些微幫助 第三個重點就是 創新可大可小 當然小創新有時 只會帶來些許益處 但這些好處聚沙成塔之後 許多小創新可能比一項重大創新 帶來更龐大的優勢 對企業而言 創新的竅門就在於 你必須建立企業的基礎建設 這裡我主要是指柔性的基礎建設 你必須建立柔性的企業基礎建設 它能鼓舞和獎勵成功的創新 不會懲罰不成功的創新 你的獎勵和鼓舞 以及你鼓勵的方式 應該是要報償成功的創新 而非懲治失敗者 因為失敗的創新早已接受了懲罰 也就是失去了寶貴的時間 我看過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 他們以創意展開行動 卻沒有成功 浪費了幾年的時間 這些人都受到了足夠的懲罰 所以別再責備他們吧 不過順帶一提 也許這是年輕人比年紀大的人 要來得有創意或更大膽的原因 因為年紀大的人 已經沒有揮霍時間的本錢了 不過對創新的投資 就我看來 與風險投資(創投)相去並不遠 進行創投投資時 十次投資中 也許你只會揮出一支全壘打 完成一筆報酬豐碩的投資 或者你有三到四次 獲得差強人意的成績 也許你會有五次甚至 六次全盤皆輸的慘敗結果 帶來負收益 在創新的投資方面 若你的打擊率大約如此 那我想你的表現已經很不錯了 接著我們來談談商業模式 這是相當新的名詞 到 1983 年止我一直住在美國 抱歉是 1985 年 直到 1985 年為止 當時我從沒聽過什麼「商業模式」 事實上我中午才和 Schmalensee院長談論到這個主題 午餐時我問他 人們是何時開始談論商業模式的? 他說他實在想不起來了 我記得廿年前還 沒有任何人談論商業模式 當年從書籍文獻到董事會 都沒有商業模式的研究和探討 當年我們沒談過商業模式 我想是從過去十年或十五年開始 這個名詞才變得熱門起來 關於商業模式的興起 我認為多少和網際網路革命 脫不了關係 我個人蠻喜歡 「商業模式」的定義 也就是企業的商業模式 就是企業與客戶和 供應商做生意的方式 企業的商業模式 就是企業與客戶 和供應商進行業務的方式 而我們的Schmalensee院長 為「商業模式」 提供更簡單的定義 他說︰「就是你賺錢的方式」 嗯⋯我想也沒錯 他的定義更簡單 也許比我的還貼切 我想兩者殊途同歸吧 都是指企業與客戶生意往來的方式 現在我們的重點 在於企業如何與客戶 和供應商進行業務 而非企業的產品或服務 這也是我們從 「商業模式」這新名詞中 所獲得極為重要的新視野 試想廿年前 無論在年報或股東會議上 我們所談的都只是 公司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而不是商業模式 直到過去十年或十五年 突然之間 人人都將商業模式一詞掛在嘴邊 這是因為 公司企業與客戶 和供應商進行業務的方式 和公司的產品與服務相較 經常、也幾乎是同樣重要 老實說當年創辦台積電 我壓根兒沒聽過什麼商業模式 我只以為我們 是以創新的方式做生意 但那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所以現在當各位開始思考 「商業模式」的定義 並將重點從公司的產品和服務 轉移到與客戶和供應商 做生意的方式時 我們會發現鮮少企業 擁有自家原創的商業模式 很少有企業會 開創新的商業模式 這將引導各位的思緒發酵 進行更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