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至二十世紀的歐洲帝國主義
European Imperialism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Spring 2006
2006年春季
從夏威夷種植的菠蘿(鳳梨)到印度外包的英語傳呼中心,“帝國主義時代”的遺產出現在現代世界每個角落。本課程探尋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60年代的歐洲帝國主義在政治、經濟及文化方面的歷史。
Cook, Scott《帝國主義盛世的殖民遭遇》Colonial Encounters in the Age of High Imperialism. New York, NY: Talman, 1996. ISBN: 1886746621.
Davis, Mike《維多利亞末期的大屠殺:聖嬰餓荒和第三世界形成》Late Victorian Holocausts:El Niño Famines and the Making of the Third World. New York, NY: Verso, 2002. ISBN: 1859843824.
Oyono, Ferdinand《男僕》 Houseboy. London, UK: Heinemann, 1960, and 1990. ISBN: 0435905325.
奧威爾Orwell, George.《緬甸歲月》Burmese Days. New York, NY: Harper & brothers, 1934.
《緬甸歲月》李锋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葛林Greene, Graham.《沉靜的美國人》The Quiet American. New York, NY: Viking Press, 1956, and 1955.
《沉靜的美國人》徐嘉俊譯,時報文化出版社,2001年,ISBN:957133443X
Fanon, Franz.《地球上的不幸者》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New York, NY: Grove Press, 1963. ISBN: 080215083.
課程重點
本課程包括寫作作業範例和詳細的閱讀書單。
教學大綱
從夏威夷種植的菠蘿(鳳梨)到印外包度的英語傳呼中心,“帝國主義時代”的遺產出現在現代世界每個角落。本課程探尋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60年代的歐洲帝國主義在政治、經濟及文化方面的歷史。本課程主要講述帝國主義在歐洲社會的地位,也會穿插非洲、印度和亞洲的個案研究及反敘述,提供異於歐洲人的經歷和視角。在這個學期,我們會討論一些話題,諸如帝國擴張的理論,“科學”種族主義的出現,作為民族認同基礎的帝國神話,殖民意識形態中的社會階級和性別的角色,殖民統治的經濟、社會及環境影響,去殖民化背後的力量、後殖民世界的全球化。課程有一系列的文本和視頻資料,從歷史著作到歷史檔案,從小說到電影。
課程要求
本學期會有隨堂、閉卷的期末考試。另外,還有3篇小報告(5-6頁),分別在第9、18、24堂課交。上半學期還有2次地圖測驗,會計入課堂討論的分數。我想強調,課堂上的閱讀討論是本課程重要的部分。討論參與佔總成績的20%。
評分
|
|
活動 |
百分比 |
3篇報告Three Papers |
60%(每篇20%) |
討論Discussion |
20% |
期末考試Final Exam |
20% |
請注意:任何形式的剽竊——即採用書本、其他學生或互聯網上的文字或觀點,卻沒有詳盡完整的引述——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容忍,總成績會被評“不及格”。

Prof. David Ciarlo
翻譯人員黄永乐
繁體編輯馬景文
簡體編輯陈盈
檔案後製處理馬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