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時程,課堂講稿,作業
現代導航
因舊版課程無指定課堂作業與考試,因此統整所有作業、講義、考試內容合併列出。
現代導航
因舊版課程無指定課堂作業與考試,因此統整所有作業、講義、考試內容合併列出。
課 |
課程單元 |
1 |
緒論 |
|
概論及坐標系 |
2 |
經緯度的定義 |
|
不同類型經緯度的定義;與Cartesian直角坐標的數學關係;影響經緯度定義的地球轉軸運動 |
3 |
高程的定義 |
|
高程的概念,測定高程的方法,水準測量和三角測量;大地水準高度及其測定 |
4 |
球面三角學 |
|
球面三角學。產生及應用範例 |
5 |
太陽/地球運動以及天文位置的測定 |
|
利用天文學方法定義經緯度 |
6 |
書面和在線年鑑 |
|
書面和電子形式的年鑑
作業1 (英PDF) |
7 |
盲航和傳統的導航 |
|
盲航推算法和六分儀。講稿用到以下的網站
指向磁北極的道路The Road to the Magnetic North Pole |
8 |
六分儀的使用方法和測量法則 |
|
六分儀測量法 |
9 |
線性代數 |
|
複習線性代數,涉及向量和矩陣,求解線性方程, 向量空間,特徵值和向量,矩陣轉置 |
10 |
六分儀數據結果分析 |
|
經檢驗的作業2解答和可用於表達所獲測量結果的非線性模型
|
11 |
地圖投影 |
|
不同類型的地圖投影和一些投影背後的數學
此課使用的網頁: |
12 |
初等統計學和誤差傳播 |
|
統計學和協方差矩陣傳播 |
13 |
最小二乘估算 |
|
超定估計,包括最小二乘和加權最小二乘的近似線性系統 |
14 |
相關度 |
|
利用逐次估計和誤差橢圓法完成估算;檢查隨機時間序列的相關度(課堂的時間序列和相關值圖像由cross.f生成)
作業3 (英PDF) |
15 |
電子距離測量 |
|
電磁波測距法(EDM)。傳統儀器及其操作理論 |
16 |
全球定位系統偽距的基礎 |
|
全球定位系統偽距測量和全球定位系統基本原理. 這堂課利用MATLAB® 代碼GPSSim.m 和xcor.m |
17 |
全球定位系統測量的幾何學及精度 |
|
全球定位系統訊號跟蹤,軌道幾何學,具體訊號結構,相位測量和數據 |
18 |
全球定位系統載波相位測量法 |
|
GPS偽距和相位測量,基本處理方法,精度測量的影響因素
作業4 (英PDF) |
19 |
中性大氣傳播 |
|
溫習作業4. 大氣延遲效應 |
20 |
色散傳播延遲 |
|
電離層和散射性全球定位系統延遲糾正(雙頻電離層延時糾正) Ionosphere and Dispersive GPS Delay Correction (Dual Frequency Ionospheric Delay Corrections) (英PDF) |
21 |
非正式問答課 |
|
|
22 |
衛星的運動 |
|
衛星軌道描述和軌道訊息來源 |
23 |
手提全球定位系統接收器基礎 |
|
手提全球定位系統接收器的基本知識 |
24 |
全球定位系統課外實習 |
|
|
25 |
不同領域中全球定位系統的實用方面及其應用 |
|
全球定位系統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