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II
German II Spring 2003
2003春季課程
學生在課程中將透過錄音帶、錄影帶及網路教材,接觸到德語系國家的歷史文化。本課程重點在擴充學生基本德語溝通技巧,並進一步發展其德語能力,同時也會複習以及結束基本文法、增進字彙、及練習短文寫作。學生也將閱讀簡短的文學作品片段。
課本
Dollenmayer, and Hansen,《新地平線》第五版,1999
Dollenmayer, Crocker, and Hansen,《新地平線練習及語言視聽室手冊》,第五版,1999
Spaethling, and Weber《文學一》,1972
同時推薦閱讀:
Zorach,《英語德文文法》,1980
其他文化、文法、功能性表達句型等相關補充影印教材,將在學期中隨時分發。
|
強力建議學生定期前往語言學習和資源中心練習,最好每天十五至二十分鐘。請將你每天利用視聽教室錄音系統各不同教材以及在家中自行練習的時間,紀錄在視聽室的工作日誌中( 英文PDF、 繁體PDF、 簡體PDF、 英文DOC、 繁體DOC、 簡體DOC、 )。講師將定期收回這份日誌及練習/視聽教室手冊。
每週最多八小時,包括每天在學習資源中心及在家練習的時間。定期在學習資源中心練習是學好德文的關鍵,因為你可以將自己的聲音錄下來,並和錄音帶上的發音對照。
學期成績將依下列項目決定:
重要聲明: 家庭作業包括在出席率和上課表現的分數中。所有作業都必須在截止日當天交出,才能計分。本課程沒有期末考試。 |
Language Learning and Resource Center (LLARC)
題目 | 教材 |
---|---|
環保 Umweltschutz |
|
海涅的羅雷萊 Heinrich Heine: "Die Lorelei" |
|
布萊希特 |
|
德國統一十年 |
紐約時報文章 |
德國的地理 |
各邦簡介(譯註:可參考 http://userpage.chemie.fu-berlin.de/)
|
柏林 |
|
Anna Seghers: 兩個紀念碑 |
麥茲天主教大教堂,照片(譯註:可參考 |
Joseph von Eichendorff: 鄉愁 |
關於作者 |
Eugen Gomringer |
|
瑞士 Die Schweiz |
|
Peter Bichsel:發明者 |
關於作者及照片 |
奧地利 Österreich |
|
歌德:《魔王》 |
|
德國媒體 Die deutsche Presse |

Prof. Ellen Crocker
翻譯人員洪曉慧
繁體編輯朱學恒、洪曉慧
簡體編輯朱學恒、洪曉慧
檔案後製處理洪曉慧、謝旻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