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意識與性別認同
Sexual and Gender Identities, Fall 2006
2006年秋季
本課程介紹學界在兩性、性別身份和表現、性傾向與在不同媒體平台再現的爭議。首先,我們會探討自19世紀至今,酷兒研究崛起的理論基礎;接著,依時間順序探討性別、性、性別認同等議題內涵改變,藉此檢視這個困惑、挑戰並且闡明身份(identity)概念的字彙「酷兒」(queer)的族譜。酷兒理論對社會、文化與政治的影響在於對由性別的二元性決定的男同/女同/異性戀的區分方式提出批判。酷...
傅柯《性意識史》尚衡譯,台北桂冠,1990年
Foucault, Michel.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 1. New York, NY: Vintage Books, 1990. ISBN: 0679724699.
Abelove, Henry, Michele Aina Barale, and David M. Halperin. 《女/男同志研究讀本》 The Lesbian and Gay Studies Reader. New York, NY: Routledge, 1993. ISBN: 0415905192. (LGBT Reader)【譯註:LGBT為Lesbian、gay、bisexual、transgender】
弗洛伊德《性學三論》宋廣文譯,台北米娜貝爾出版社,2000年。
弗洛伊德《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林克明譯,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
Freud, Sigmund. 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2000. ISBN: 0465086063.
Borich, Barrie. 《我的女同志老公》 My Lesbian Husband. Saint Paul, MN: Greywolf Press, 1999. ISBN: 1555972926.
Jagose, Annamarie. 《酷兒理論導論》Queer Theor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814742343.
課程重點
本課課程包括詳盡的閱讀書單及不同的作業。
課程描述
本課程介紹學界在兩性、性別身份和表現、性傾向與在不同媒體平台再現的爭議。首先,我們會探討自19世紀至今,酷兒研究崛起的理論基礎;接著,依時間順序探討性別、性、性別認同等議題內涵改變,藉此檢視這個困惑、挑戰並且闡明身份(identity)概念的字彙「酷兒」(queer)的族譜。酷兒理論對社會、文化與政治的影響在於對由性別的二元性決定的男同/女同/異性戀的區分方式提出批判。酷兒理論將焦點從性別認同轉移到性別的實踐,大多數的實踐和傳統觀念對於性、性別、性行為的假設產生衝突。本課程除了哲學思考傅柯(Foucault)、佛洛伊德(Freud)、賽吉威克(Sedgwick)、魯賓(Rubin)和巴特(Butle)等學者)的重要文本之外,更進一步探索這些理論對當時及現今兩性與性別身份以及社群的影響。
(註: queer,台譯為〔酷兒〕,簡譯為〔怪異,怪胎〕。本譯本保留〔酷兒〕譯法。)
【譯註:
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國哲學家,被認為是後現代或後結構主義者。專業領域為社會制度批判、權力與知識的關係和論述。著作包括《瘋癲與文明》、《臨床醫學的誕生》、《規訓與懲罰》、《性史》等書。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精神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提出「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概念,對哲學、社會學、文學等都有深刻影響。
Eve Kosofsky Sedgwick (1950-),美國性別研究、酷兒理論學者。
Gayle S. Rubin,性/性別理論學者,激進女性主義者。
Judith Butler(1956-),後結構主義哲學家,在女性主義與酷兒理論領域都有傑出的成就。現於加州柏克萊大學任教。】
教學大綱
課程目標
順利結束本課程後,學生應具有下列能力。
解釋同性戀理論重新建構「主體性」(subjectivity)概念的過程,並且將性(和性別)身份的概念解釋為特殊歷史及論述下的產物。
就一般詞彙與政治可行性的角度,來檢視「酷兒queer」這個概念受爭議之處。
探討女性研究與同性戀研究間的歷史差異,以及這兩種研究領域的重疊處。
思考性/性別身份與種族、階級、性別、種族地位、年齡、和限制間健康狀況互相影響交互作用的結果。
思索同性戀理論如何改變我們對性/性別身份、家庭、媒體再現、異性戀主義與異性戀規範、LGBT(包括女同、男同、雙性戀、變性者)運動與社群的認知。【譯註:LGBT為Lesbian、gay、bisexual、transgender】
要求
出席和參與課堂討論 (20%)
評論性回應報告(40%)
期末報告/研究計畫 (40%)
出席和參與討論
出席與參與討論對於這門課程是非常重要。每堂課以一個或多個議題作為主題,並且有一些文本搭配這些主題。請記得在課前讀完指定的書本或文章,準時上課並且討論你的回應和想法。缺席會影響成績,缺席超過兩周就會不及格。為了爭取成績,你必須完成閱讀與主動參與課堂以及校內的網路討論。
評論性回應報告
學期中定期繳交簡短的評論性回應(約二到四頁)報告。這些書面作業讓你仔細思考某個文本的重要概念,或者你也可以比較兩個概念。你可以藉此對某堂課或校內網路的理論性問題,做進一步的探討。
期末報告/研究計畫
期末的研究報告或計畫是你在本學期的努力成果。長度應該在12到15頁之間。這份期末報告應展示本學期學習的同性戀理論概念,應用到你所選題目的能力。
特殊要求
所有的作業都必須用電腦打字、雙倍行距、字體12,並使用常見的字型。當你引述時,請記得註明頁碼。本課程假定學生拼字、文法、標點符號及基礎寫作的能力沒有問題。如果想練習寫作,請聯絡寫作中心(Writing Center)。假如英文並非你的母語,那麼在英文寫作這方面,你可能需要一些幫助,請馬上與我討論。
評分方式
想要通過這門課,首先必須完成所有作業。如果已預知會缺課,或者需要多一點時間完成作業,請事前告知。我寧可和學生討論報告延期,也不希望學生在繳交報告當天缺席,因此除非有事前通知,否則不接受遲交的報告。
評分根據以下標準:
A: 優秀。意思是結合指定閱讀和課堂的資訊和其他資源、認真仔細、謹慎思考、整合不同題材資料的能力、邏輯思考、精確及優美的文字。
B:就原先的期待以及跟同儕相比,乃是超出平均水準的表現,
C:在各方面都達到這堂課的要求,不過也只是達到要求而已。
D:無法達到這門課的要求,不過付出的努力還是值得稱讚。
F:不值得稱讚的表現;包括抄襲、用別人的東西充當自己的作業。
不准抄襲!一定要註明出處。

Dr. Kim Surkan
翻譯人員謝琪芸
繁體編輯王晶
簡體編輯馬景文
檔案後製處理馬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