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化學導論
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Chemistry
2004秋季
本課程探究化學基本原理和工程系統上之應用,講授與電子結構、化學鍵節、原子序的關係,亦探討原子在晶體和非晶體中(如:金屬、陶瓷、半導體和包含蛋白質的聚合物)原子排列的特性分析。主題涵蓋了有機化學、溶液化學、酸鹼平衡、電化學、生物化學、化學動力學、擴散和相平衡。範例皆從工業實例(包含化學製程的環境衝擊)、能源生成與儲存(如傳統電池與燃料電池)和新興科技(例如光子裝置與生化裝置)...
Spencer, J. N., G. M. Bodner, and L. H. Rickard.《化學-結構與力學》Chemistry: Structure and Dynamics,第二版第三卷. 2nd ed. 3 vols. New York: Wiley, February 22, 2002. ISBN: 0471419214.
- 課程重點
本課程特點在提供完整的課堂錄影(其中二堂課只有錄音),和大量的閱讀資料、作業以及每週測驗和各次考試。
教學大綱
3.091課程(2004秋季)之基本資料
課時
一週三次,每次一小時
複習
每週舉行二次
學生們由登記員分配至各複習班,如果學生覺得不妥欲轉至別班,須知會複習班管理員。每一複習班最多20名學生。
家庭作業
每週。在複習時段跟標準解答一起分派。一週後於複習時段舉行10分鐘的小考,內容與家庭作業有關。每週小考的成績將計入家庭作業的成績中,是課程成績的一部分。
測驗
第一次(50分鐘)
第二次(50分鐘)
第三次(50分鐘)
期末考(3小時)
成績計算
新生 – 通過或無紀錄(學院規定通過者其成績要等於/高於C)
高年級生 - A, B, C, D, F
期末成績計算如下:
成績計算表 |
|
項目 |
百分比 |
作業 |
16.75% |
三次測驗 |
每次16.75% |
期末考 |
33% |
- 課程描述
本課程教授化學基本原理,並展示這些原理如何應用在固態性能的描述上。並講解電子結構、化學鍵節和晶體結構間之關係,著重在原子和分子在晶體或非結晶體(如:金屬、陶瓷、半導體和聚合物含蛋白質)中排列的特性分析。每個單元皆有5分鐘實例應用的結尾,其範例由工業實例(含化學程式的環境衝擊)、能源生成及儲存(傳統電池和燃料電池)和新興科技(如:生物材料)選取而來。
1. 化學基本原理
·簡介:元素與化合物,化學式與反應式
·原子理論的演進:Bohr氫原子模型,Bohr-Sommerfeld模型和多電子原子,原子光譜,Heisenberg, de Broglie, Schrödinger
·週期表:建構原則,Pauli不相容原理,Hund法則
·主要鍵結:離子的、共價的,金屬的,van der Waals力
·次級鍵結:偶極-偶極,偶極誘發偶極,倫敦分散力,氫鍵
·分子形狀:電域理論
·有機化合物:命名法則,烷類,烯類,炔類,芳香族類,官能基,醇類,醚類
2. 固態化學:基本概念與應用
·晶體結構:七大晶系,14種布拉維斯晶格,立方晶體
·結構特性分析:X光,電子,中子
·能帶理論,半導體,元件
·固體中的不完美結構(缺陷):點,線,表面
·非結晶固體
無機玻璃(氧化物,金屬)
有機玻璃(聚合物)
·液體與溶液:溶解度法則,酸,鹼,pH值,緩衝劑
·生物化學:胺基酸,胜肽,蛋白質,脂質,核酸,蛋白質合成
·氧化還原反應
·反應動力學:速率式,Arrhenius方程式
·擴散:Fick第一和第二定律
·相平衡:一元和二元相圖

Prof. Donald Sadoway
翻譯人員鐘文宏
繁體編輯朱學恆
簡體編輯陈盈
檔案後製處理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