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 Singer 談軍事機器人和戰爭的未來

PW Singer on military robots and the future of war

P.W. Singer在這次有影響力的演講中,講述了廣泛使用機器人如何改變戰爭的現狀。他向我們展示有如科幻小說裏面的場景——現在都有可能變成真實。

講者介紹

Quyen Nguyen

Quyen Nguyen利用只會使腫瘤發光的分子探針,做為輔助外科醫生進行手術的非凡工具。

Quyen Nguyen博士與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博士 (Dr. Roger Tsien)合作研究的重點是研發螢光探針來為外科手術作精細的分子導航。他們的第一個合作成果是一種能使腫瘤外緣發出螢光或「發亮」的「智慧型」探針,使外科醫生更容易辨識並準確地切除腫瘤。他們最近的合作研發出另一種探針,它能使神經纖維「發亮」,幫助外科醫生修復受傷的神經,同時避免手術中不必要的誤傷。 Quyen Nguyen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外科手術教授及顏面神經診所主任。

譯者介紹

翻譯人員洪曉慧

繁體編輯朱學恒、洪曉慧

簡體編輯朱學恒、洪曉慧

檔案後製處理洪曉慧、謝旻均


PW Singer 談軍事機器人和戰爭的未來

  • 現在要做的是播放我身後的一系列圖片,讓你看看現在戰爭中使用的機器人,或者在成型階段的機器人,讓你們領略一下,換句話說,你看到的東西都不是由外星技術,或者少男巫師荷爾蒙等推動的,這都是真的東西。

    我們現在就來看那些圖片。現在的戰爭有劇烈的變化,可能在人類歷史中也算是巨大的變化,美軍進入伊拉克,隨行的是一些無人駕駛的小型飛機,現在我們有5,300架,那時候我們沒有無人地面系統,現在我們有12,000個,專有名詞「殺手級應用」在這裡有了新的含義,不要忘記現我們所面對的,就像是最早的汽車和第一架飛機跟接下來突飛猛進的發展難以相比,這就是我們的現況。

    最近我見到了一位空軍三星上將,他說:「基本上,我們即將邁向的,就是數以千計的機器人充斥在戰場上,這些數字很重要,因為我們不是在說今天的原型機器人,而是說未來數以萬計發展成熟的機器人,當然,在技術上有一樣東西叫莫耳定律,你可以在那些機器人身上加入更多計算能力,那麼跳到大概25年以後,如果莫耳定律正確,那些機器人的計算能力會比現在強大十億倍,這意味著我們以前在漫畫展,這類科幻小說大會上常談論的東西,現在要放在權力中心來談,例如在五角大樓這些地方。

    展開英文



  • 我們面臨的是機器人革命,這裡要說明的是我說的革命,不是讓你擔心加州州長化身「魔鬼終結者」來到你家,當歷史學家面對這一時期時,他們會概括地說我們處於一種不同的革命,是戰爭的革命,就像原子彈的發明那樣,但可能比那更強大,因為我們的無人系統不僅影響打仗的方式,還從根本上影響打仗的「人」,之前每次戰爭革命都是關於機槍,或者原子彈的革命,都是使系統可以改進,更快開火、射程更遠或爆炸力更強,機器人技術也是這樣。

    但這還會改變士兵的經歷,甚至改變他們的身份,換句話說,人類對戰爭的壟斷已經有五千年歷史,這將在我們的真實生活中結束,過去幾年來,我一直和該領域所有的參與者開會,從機器人科學家到為科學家提供靈感的科幻小說作家,從來自內華達的19歲無人飛機領航員,到指揮他們的四星上將,甚至到他們瞄準的伊拉克民兵,他們如何看待我們的系統,我感興趣的不僅是他們的故事,還有他們關於這些擴散影響的經歷。

    這些影響正在我們的社會、法律和道德等方面擴散,因此我想用剩下的時間來說說這些,首先是戰爭的未來,即使是機器人技術的戰爭,也不會是純粹美國式的,美國現在的軍事機器人科技正處於領先地位,但我們知道在科技上沒有永久的先發優勢,我們這裡還在用王安電腦的人,請舉手。

    在戰爭裡也一樣,英國和法國發明了坦克,德國人想出正確的坦克使用方法,所以我們要為美國考慮是現在我們領先,但還有其他43個研究軍事機器人技術的國家也對此感興趣,這些國家包括俄羅斯、中國、巴基斯坦和伊朗等。

    這讓我很擔心在這場革命中,我們如何根據現有的製造條件,和我們在學校裡獲得的科學和數學知識不斷前進,也可以這樣想,什麼是打仗,越來越多的士兵拿著中國產的硬體設備,用印度寫的軟體,但既然軟體可以開源,戰爭也可以。

    展開英文



  • 和飛機或者原子彈不同,建立機器人技術不需要一個龐大的製造系統,其中很多是現成產品組合的,有一些是可以自己做的,其中一樣是之前你們看過,一臺雷鳥無人駕駛小飛機,手擲式,大概1,000美元,你可以自己做的和駐伊拉克士兵用的一樣。

    這在戰爭和衝突中就有了另一個問題,好人會把這當作興趣來玩,但壞人卻會做不當的用途,這遊走在機器人技術和恐怖主義之間的東西會讓人著魔並造成困擾,我們已經看得到端倪,在以色列這個國家和黎巴嫩真主黨這個非國家角色之間的戰爭,真主黨發出四架不同的無人操控小飛機來對抗以色列,你還可以透過一個聖戰網站,就坐在家裡的電腦前,遙距引爆在伊拉克的簡易爆炸裝置。

    因此我覺得我們面臨的是由之引發的兩種趨勢,第一、這將會強化個人對抗政府的力量,第二、我們看到恐怖主義在擴張,這樣以後蓋達2.0就可能和次世代的郵包炸彈客聯手,也可以這樣想,記住你並不需要讓機器人相信,它們死後會得到72名伊斯蘭女神,以此讓它們進行自我毀滅。

    但其擴散影響會體現在政治上,我見到的其中一個人就是雷根政府國防部前助理秘書長,他是這樣說的:「我喜歡這些系統,因為它們可以減少美國人的犧牲,但我擔心戰爭的自由市場經濟化會加劇,擔心在成本討論中,會出現更多衝突和駭人的討論,如果人們把使用武力看成是無需代價,他們就會更喜歡這樣做」。

    對我來說,機器人在我們的主體政治中已經形成趨勢,可能會把它們帶到合理的終點,我們沒有草案,我們不會再有戰爭宣言,我們不會再買戰爭債券,現在我們把越來越多可能會受傷害的美國士兵換成機器,如此,我們便可以把已經打完仗的機器人重新送上戰場,並把它們扔在那裡。

    未來之戰還會是YouTube之戰,我們的新技術不僅讓人們遠離危險,還讓人們記錄下看到的東西,因此它們不僅分隔了公眾,還重塑了與戰爭的關係,YouTube現在有幾千段關於伊拉克戰爭電影的錄影片段,其中大部分都與無人操控的小飛機有關,這可以是件好事,把家和前線戰場,前所未有地連接起來,但要記住,這正在我們光怪陸離的真實世界上發生,所以無可避免地你可以把這些片斷下載到你的iPod或者Zune裡面,這樣你可以把它們變成娛樂,士兵給這些片段起了個名字叫「 戰爭色情片」。

    有人給我發了個經典的電子郵件,裡面的附件是一次「掠奪者」的攻擊,武力佔有敵方據點,有導彈爆炸,其中血肉橫飛,片段配了流行音樂-Sugar Ray的《我只想飛》。

    展開英文



  • 看得多,但經歷得少,這造成了公眾和戰爭之間的隔閡,我想這可以用一種運動來比喻就像在電視看職業籃球比賽NBA,裡面的運動員在電視螢幕上很小,只有親自上陣才能明白七尺男兒長怎樣,但我們要記住,這些只是片段只是ESPN體育中心的版本,裡面缺乏大環境、缺乏戰略、缺乏人性,變成灌籃和漂亮的炸彈球。

    以上這些的諷刺意味在於未來戰爭會涉及越來越多的機器,這都是由我們人類的心理來驅動的,也正是人類的缺陷而導致這些戰爭,上述實例在政策方面引起的強烈回響,就是這如何在我們與激進派對抗的意識型態之戰中發揮作用,我們通過這些機器傳達的資訊是什麼,以及這些資訊的接收情況如何?

    我見到了布希內閣的高級行政長官,他談到我們的無人戰爭並表示:「這要看我們的實力,能讓人恐懼的是我們的科技」,但當你出去見到其他人,例如在黎巴嫩,人們的說法完全不同,我在那裡認識的其中一位是新聞編輯,在我們聊天時一部無人小飛機在他上空飛過,他當時說:「這是冷酷的另外一種標誌,冷酷的以色列人和美國人,他們用機器來和我們打仗,懦夫!他們不敢親身與我們打仗,他們害怕打仗,因此我們要殺掉一些他們的士兵,這樣才能勝利」。

    未來戰爭還會有一種新型戰士,它重新定義了上戰場的經歷,你可以把這稱為「臥室戰士」,「掠奪者」無人攻擊機的領航員描述他在伊拉克戰場上的經歷,他從來都沒走出內華達州,他說:「你要打12個小時的仗,向目標開火,指揮殺敵,然後開車回家,20分鐘之內就可以坐下來吃晚餐,和孩子談論他們的功課」,現在要平衡這些經歷的心理很讓人頭疼。

    其實那些無人飛機的領航員得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的機率,比親身到伊拉克打仗的士兵還高,但有人擔心這樣的脫節會導致其他後果,因為遠離戰場就更容易導致計畫戰爭犯罪,有一個年輕領航員向我描述:「遙距和敵軍交手,就像打遊戲一樣」。

    玩過《俠盜獵車手》遊戲的人都知道,我們在打遊戲的時候會做一些面對面不會做的事,所以我要說的是,這是技術革命的另一面,這正塑造我們現在的狀態,可能也會塑造戰爭的未來,莫耳定律是可行的,但墨非定律也能用。

    展開英文



  • 戰爭的硝煙未起,敵方進行投票,我們獲得大量新的作戰能力,但我們也面對並經歷這新的人類困境,有時會存在「驚訝」瞬間,機器人公司的主管會向你描述「你會有驚訝瞬間」,而機器人和戰爭的驚訝瞬間為何呢?有些時候這是很有趣的,有時它們就像艾迪‧墨菲那部電影《最佳防禦》裡面的場景出現在現實中,電影中他們在測試持槍機器人,在展示的時候機器人轉了一圈,把槍對準現場的重量級貴賓,幸好槍裡沒子彈,沒人受傷。但其他驚訝時刻就有悲劇色彩,例如,南非去年有一架防空大炮出現了如官方所言的「軟體失靈」,結果開炮了,導致九名士兵死亡。

    在戰爭和責任的法律上我們存在新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這些無人屠殺工具呢?無人操控的殺人工具是什麼?在我們以為能抓住賓拉登時,我們已經用「掠奪者」無人小飛機進行三次襲擊,但還是沒抓到他,這是我們現在的情況,不是完全自動的武器裝置擁有全然的自主權可以發動攻擊,也不是不相信這會發生。

    我在研究中接觸到的四個不同五角大樓專案,是關於該領域的不同方面,因此就遇到了像戰爭罪行這樣的問題,機器人是沒有思想的,所以它們不會為同僚的犧牲而沮喪,它們不會因為憤怒而犯罪和報復,因為機器人是沒有思想的,當它們看到輪椅上80歲老祖母,就和看見T80坦克一樣,都只是一串0和1。我們要弄清的問題是如何掌握20世紀的戰爭定律,但現在這些對於21世紀的科技而言,都是老掉牙了。

    整體來說,我已談及戰爭的未來,但也注意到我只用真實的例子,你只看到真實的圖片和短片,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個大挑戰,在你擔心家居清潔機器人Roomba吸掉你老命之前,我們就必須開始擔心,我們要讓戰爭中顯露出來的事實聽起來像科幻小說,因此一直沒有去面對嗎?我們要面對21世紀戰爭的事實嗎?我們這代人就要和上一代人一樣,犯下使用原子彈武器的錯誤嗎?在潘朵拉的盒子已經打開的時候,都還沒處理存在的問題嗎?

    可能我說得不對,而五角大樓的一個機器人科學家也的確說過我不對,他說:「對於機器人,沒有真實的社會道德倫理問題,除非機器人不斷地誤殺人類,那樣也只是一個產品召回的問題」,這就是終結。

    我們可以看看好萊塢,好些年前,好萊塢集中所有頂級角色,列出好萊塢歷史上的前100名英雄人物和前100名壞人,這些角色代表了最好和最壞的人性,只有一個角色在好壞兩類中都有出現,就是「魔鬼終結者」,一種殺戮機器人,這就指出了,我們的機器可以用來做好事,也可以用來做壞事,但對我而言,這也意味著人類的二重性。

    這週我們在慶祝自己的創造力,創造力把人類帶上星球,創造力能催生藝術作品以及表達愛的文學,現在憑藉無窮的能力,我們在某個方向用創造力來造出很棒的機器,可能某一天這會變成一個新的物種,但我們這樣做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們有毀滅彼此的慾望,所以我們都要問的問題是,「操縱戰爭的是我們,還是我們的機器」?

    謝謝

    展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