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g Jay 談為何三十世代並非新二十世代

Meg Jay: Why 30 is not the new 20

臨床心理學家Meg Jay提供二十世代一則大膽的訊息:不同於一般觀點,你的二十世代並非無足輕重的十年。Jay在這場引人入勝的演講中說,儘管婚姻、工作及孩子是之後的事,不代表你不能現在就開始規劃。她提出三項建議,說明二十世代該如何掌握人生中決定性的十年。

講者介紹

Meg Jay

Meg Jay在她的著作《20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The Defining Decade)》(繁體譯本)中闡述,許多二十世代輕忽了成年階段最具可塑性-及決定性-的時光。

近期觀點認為,25歲似乎太過年輕,無法做重大決定。臨床心理學家Meg Jay藉由心理學實務和著作《20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闡述,許多二十世代深陷《時代》雜誌所謂「我我我世代」的迷思和誤導中。她認為「三十世代是新二十世代」的說法使人們輕忽成年階段最具可塑性的時光。 擷取十餘年來與數百名二十世代個案及學生諮商的經驗,Jay將科學融入一段段引人入勝、不為人知的故事中。精彩、生動的故事發展,顯示為何二十世代並非發展停滯期,而是僅此一次的發展高峰。二十世代是個關鍵期,我們所做之事-及未做之事-對未來

譯者介紹

翻譯人員洪曉慧

繁體編輯朱學恒、洪曉慧

簡體編輯朱學恒、洪曉慧

檔案後製處理洪曉慧、謝旻均


Meg Jay 談為何三十世代並非新二十世代

  • 我20多歲時,遇見我第一位心理治療病患。我當時是柏克萊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生,她是名叫Alex的26歲女子。第一次會談時,Alex穿著牛仔褲和寬大上衣,一屁股坐在我辦公室的沙發上,踢掉她的平底鞋,告訴我她是來談男性問題的。聽見這句話時,我鬆了一口氣;我同學的第一位病人是縱火犯(笑聲),我的則是一位想談男性的二十多歲女子。我以為我能搞定這件事。

    事實卻不然。聽著Alex在會談中所說的有趣故事,只需點頭、對真正問題避而不談,對我來說十分輕鬆。「三十世代是新二十世代,」Alex說。據我所知,她說的沒錯。工作、結婚都是之後的事,孩子是之後的事,甚至死亡也是之後的事,像Alex和我這樣的二十世代有的是時間。

    但不久後,指導教授催促我,督促Alex積極面對愛情生活,我不以為然。

    我說,「沒錯,她有固定約會對象,她和一個蠢蛋上床,但不代表她會和那個傢伙結婚。」

    於是指導教授說,「目前是如此,但或許她會和下一個對象結婚。此外,讓Alex經營婚姻的最佳時機,就是在她結婚前。」

    展開英文



  • 這就是心理學家所謂的「啊哈!」時刻。那一刻,我領悟到三十世代並非新二十世代。沒錯,人們比以往更晚成家立業,但不代表二十世代是Alex的發展停滯期,而是Alex的最佳發展時機,我們卻坐視這段時光白白流逝。此時我才明白,所謂善意的忽視確實是個問題,將造成嚴重後果。不僅對Alex和她的愛情生活來說如此,對所有二十世代的事業、家庭和未來亦然。

    目前美國有五千萬名二十世代人口,大約佔總人口的15%,或者說100%,如果考慮到任何邁入成年期的人都經歷過二十世代。

    現場的二十世代請舉手,我非常希望在現場見到二十世代聽眾。太好了!你們都棒極了。如果你和二十世代共事、如果你的戀人是二十世代、如果你關心二十世代,我想看到-好,棒極了!二十世代十分重要。

    因此我專門研究二十世代,因為我認為這五千萬名二十世代中的每一位,都該知道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神經學家及生育專家都知道的事:二十世代是最單純、但最具可塑性的階段,對工作、愛情和幸福來說,也許甚至對全世界來說。

    這並非我個人的觀點,而是事實。我們知道,人生中80% 最具決定性的時刻發生於35歲前,這意味著定義你人生的決定、經歷和「啊哈!」時刻,10個中有8個發生於30歲中旬前。超過40歲的人別慌,我想在座聽眾應該沒問題。我們知道,一份職業的最初十年對你未來的收入影響甚鉅;我們知道半數以上的美國人,30歲前即和終生伴侶結婚、同居或約會;我們知道大腦於二十世代歷經第二次及最後一次成長高峰,以轉型為成人期。這意味著無論你打算如何改變自己,此刻正是最佳時機。我們知道性格於二十世代的變化勝於人生其他階段;我們知道女性生育高峰期是28歲,35歲之後則每況愈下,因此二十世代正是瞭解自我身體狀況及選擇的最佳時機。

    展開英文



  • 因此,當我們談到兒童發展,我們都知道,最初五年是大腦發展語言和情感依附的關鍵期,是日常生活對未來發展影響甚鉅的階段,但我們較少聽說的是所謂的成人發展。二十世代正是成人發展關鍵期。

    但二十世代不曾聽過這一點,報紙談論的總是成人階段的改變。研究人員稱二十世代為青春期的延續,新聞記者賦予二十世代一些愚蠢的稱號,例如「啃老族」和「大孩子」,確實如此。文化使然,我們輕忽了成人階段的決定性十年。

    倫納德‧伯恩斯坦(著名指揮家)說,欲達成偉大成就,需要一個計畫和不甚充裕的時間。確實如此嗎?因此,當你拍著一位二十世代的頭說:「你的人生還有十年才開始。」你認為會發生什麼事?什麼也不會發生。你剝奪了那個人的迫切感和雄心,不會發生任何結果。

    日復一日地,聰明、有趣的二十世代,如同你們或你們的子女,前來我辦公室說類似以下的話:「我知道我男友不適合我,但這段感情不能當真,只是打發時間罷了。」或是,「每個人都說,我只要在30歲前展開事業就沒問題。」

    但之後他們開始這麼說:「我的二十世代即將結束,卻一事無成,我最好從大學畢業那天就開始投履歷表。」

    展開英文



  • 然後他們開始這麼說:「二十世代的約會就像玩大風吹,大家四處遊蕩、樂在其中,但30歲左右音樂逐漸停止,大家開始就座。我不想成為唯一站著的人,因此有時我覺得和丈夫結婚,只因為他是30歲時離我最近的椅子。」

    在座的二十世代?千萬別這麼做。

    好,聽起來像是說笑,但別誤會,其中的風險極大。當許多事延宕到三十世代,將造成三十世代極大的壓力。展開事業、選擇居住地、尋找伴侶、在極短時間內生兩三個孩子,這些事大多無法同時兼顧。如近期研究結果顯示,在三十世代同時完成這些事,難度和壓力都將變得更大。

    千禧年後的中年危機不在於是否買輛紅色跑車,而在於意識到無法擁有現在渴望的事業,意識到無法生出現在想要的孩子,或無法替孩子生出兄弟姊妹。太多三十世代及四十世代看看自己,然後望著坐在房間另一頭的我,開始談論他們的二十世代:「我當時在做什麼?在想什麼?」

    我希望改變二十世代的做法和想法。

    展開英文



  • 以下是關於如何著手的故事。這是關於一位名叫Emma的女子的故事。25歲時,Emma來到我辦公室,因為她-根據她的說法-正經歷身份危機。她說,她認為自己或許想從事藝術或娛樂工作,但尚未下定決心,因此過去幾年她暫時擔任餐飲服務生。為了省錢,她和脾氣的展現更勝於抱負的男友同居。儘管她的二十世代充滿艱辛,她之前的生活更是困難重重。她經常於會談時哭泣,但恢復平靜後,她說,「你無法選擇家庭,但可以選擇朋友。」

    某天,Emma走進辦公室,把頭倚在膝蓋上哭了將近一個小時。她剛買了一本新通訊錄,花了整個上午填寫連絡人資料,但接著,她茫然地盯著以下文字後的空白:「發生緊急情況時,請撥打…」她幾乎是歇斯底里地看著我說,「如果出車禍,誰會陪在我身邊?如果得癌症,誰會照顧我?」

    當時,我費盡心力才忍住說「我會」的衝動。但Emma需要的並非一位對她關懷備至的治療師,Emma需要更好的生活,我知道這是她的機會。自從治療Alex後,我學到很多,我不會坐視Emma的決定性十年白白流逝。

    因此,接下來幾週、幾個月中,我告訴Emma三件每位二十世代-無論男女-都該聆聽的忠告。

    首先,我要Emma忘了她的身份危機,累積一些身份資本。至於累積身份資本,我指的是進行某些增加自我價值的事,進行某些有助於達成理想中的自己的投資。我不知道Emma的工作前景,沒人知道任何工作的前景,但我確實知道這一點:身份資本將衍生身份資本。因此,此時正是接受那份跨國工作、實習職位和你想嘗試的創業的時機。我並非反對二十世代進行探索,但我不贊同無意義的探索。順帶一提,那並非探索,而是浪費時間。我要Emma進行有意義的工作探索。

    展開英文



  • 其次,我告訴Emma,人們高估了城市部落(Urban Tribes)。好友是載你去機場的絕佳人選,但二十世代群聚的對象在於志同道合的同齡族群,侷限於相識者、彼此知道的事、相似的思考模式、相仿的說話方式和相近的工作地點。新資本、新約會對象幾乎總是來自圈外,新事物來自我們所謂的弱連結,例如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因此-沒錯,半數二十世代並未就業或擁有全職工作,但其中一半並非如此,弱連結正是使你加入那個族群的方式。半數新職位不曾公佈,因此,接觸鄰居的老闆正是得到那份未公佈工作的方法。這並非投機,而是資訊傳播原理。

    最後,同樣重要的是,Emma認為你無法選擇家庭,但可以選擇朋友。以她的成長經歷來說確實如此,但身為二十世代,Emma很快就得選擇自己的家庭,當她和某人結為連理、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庭時。我告訴Emma,此時正是她選擇家庭的時機。你或許認為,相較於20歲、甚至25歲,30歲是較適當的成家時機,我同意這一點。但是當所有Facebook上的朋友開始步入禮堂時,套牢某個和你同居或上床的人,這並非完成某項進展。經營婚姻的最佳時機正是結婚前,這是指如同看待工作般用心看待愛情。家庭的選擇是有意識的選擇;選擇你想要的人和生活,而非僅是達成目標或打發時間-與恰巧選擇你的人。

    展開英文



  • Emma的後續情況如何?好,我們翻閱那本通訊錄,她發現一位前室友的親戚任職於他州的藝術博物館,那個弱連結協助她在當地找到一份工作,那份工作給了她離開同居男友的理由。5年後的今天,她成了博物館特殊活動規劃者,她和一位用心選擇的人結婚。她愛她的新職業,她愛她的新家庭。她寄給我一張卡片,上面寫著:「現在緊急連絡人一欄似乎不夠大了。」

    Emma的故事使這件事聽來輕而易舉,但這就是我喜愛與二十世代共事的原因-幫助他們十分容易。二十世代就像剛離開洛杉磯國際機場的飛機,準備前往西岸某處,起飛後,航線稍微偏移,即降落阿拉斯加或斐濟的差別。同樣地,在21或25歲,甚至29歲,一場有益的談話、一次充分的休息、一場卓越的TED演講,對未來幾年、甚至幾代都有極大影響。

    因此,這是一個值得分享給每一位你認識的二十世代的想法。這就像我於Alex的會談中所領悟到的道理一樣容易,這就是我現在有幸能時時給予像Emma一樣的二十世代的忠告:三十世代並非新二十世代,因此,掌握你的成年時期、累積一些身份資本、利用你的弱連結、選擇你的家庭。別受限於你不知道或不曾做過的事,此刻你正在決定你的人生,謝謝。

    展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