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an Baan 談在意想不到之處打造獨特家園

Iwan Baan: Ingenious homes in unexpected places

委內瑞拉卡拉卡斯市中心矗立著一棟45層的「大衛塔」(Tower of David),一棟未完成的廢棄摩天大樓。但大約八年前,人們開始進駐此地。攝影師Iwan Baan藉由帶領我們參觀大衛塔的住家、奈及利亞的水上城市及中國的地底村莊,顯示人們如何在意想不到之處建立家園。精彩的照片讚嘆著人類在任何地方生存及建立家園的能力。

講者介紹

Iwan Baan

攝影師Iwan Baan捕捉人們營造公共建築環境的眾多方式-從金碧輝煌的著名建築到手工打造的家園。

Iwan Baan對人類彼此關聯的興趣反映在他從建築攝影師轉為紀錄片導演的能力中。在他於世界各地拍攝的非常規社區照片中,展現鄉土建築及空間營造如何顯示人類聰明才智的例子。他的攝影作品是通往周遭世界的窗口。

譯者介紹

翻譯人員洪曉慧

繁體編輯朱學恒、洪曉慧

簡體編輯朱學恒、洪曉慧

檔案後製處理洪曉慧、謝旻均


Iwan Baan 談在意想不到之處打造獨特家園

  • 職業生涯中,我十分幸運能與許多傑出的國際建築師合作,記錄他們的作品、觀察他們的設計如何影響其座落的城市。我想到像杜拜一樣的新興城市,或像羅馬一樣的古老城市,擁有Zaha Hadid的傑作-21世紀國家博物館。或像這裡-擁有High Line的紐約,一個深受這座空中公園影響的城市。

    但我發現,最令人著迷的是,當建築師和規劃者離開,人們進駐這些地方時的情形;例如印度的昌迪加爾。這座城市由建築師Le Corbusier獨力設計,60年後的今天,這座城市已被人們以相當不同於當初設計目的之方式進駐。像這裡,你看見人們坐在禮堂窗戶上。但這幾年當中,我紀錄Rem Koolhaas設計的北京CCTV(中央電視台)大樓,和同城市中,由建築師Herzog及de Meuron設計的奧運體育場。在這些中國大型建築工地中,你可以看見一種臨時營地,讓工人於整個施工期間居住。由於施工期長達數年,工人最後形成一種相當簡陋的非常規城市,與他們正在興建的複雜結構形成強烈對比。

    展開英文



  • 過去七年中,我一直追隨自己對建築環境的痴迷,瞭解我的人會說,這種痴迷使我一年365天提著行李過生活。一直處於四處奔波的狀態,意味著我有時可以捕捉到生活中最無法預知的時刻,例如桑迪颶風襲擊紐約後那天。

    就在三年前,我第一次來到委內瑞拉的卡拉卡斯。當飛機越過城市上空時,我驚訝地發現貧民窟遍佈城市每個角落,一個將近70%居民生活在貧民窟的地方,遍布整個山谷。在與當地建築團隊Urban-Think Tank的談話中,我得知大衛塔,一棟座落於卡拉卡斯中心的45層辦公大樓。這棟大樓持續施工,直到委內瑞拉經濟崩盤,及開發商於90年代初去世。大約八年前,人們開始搬進這棟廢棄的大樓,開始在這棟未完工大樓的每個隔間中建立自己的家。整棟大樓只有一個小入口,3000位居民藉由這唯一的小門進出。此外,居民設計了公共空間,使這裡更有家的感覺,而非一棟未完工的大樓。他們粉刷大廳牆面、種植樹木,還建了一座籃球場。但當你仔細觀察時,可看見許多空洞,這是電梯和其它設施預留處。

    展開英文



  • 在這棟大樓裡,人們想出各種解決方案,因應居住在這棟未完工大樓裡所衍生的各種需求。因為沒有電梯,這棟大樓就像45層的摩天塔。這群人以十分獨特的方式打造這棟建築,他們不曾受過任何建築或設計方面的教育。藉由每位居民自行發掘的獨特生活方式,這棟大樓彷彿成了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一個藉由微型經濟和小生意而生氣勃勃的地方。例如這些充滿創意的居民,在最意想不到的情況下發現機會。例如鄰近的停車場被開闢成計程車路線,運送居民通過坡道,以縮短前往公寓的上坡路程。

    穿越大樓的沿途,顯示居民如何搭建牆面、如何使空氣流通、如何增進大樓的採光及空氣循環,從根本打造一座完全適合周遭環境的家園。當一位新居民搬進這棟大樓,他們已擁有遮風蔽雨的屋頂,因此他們通常只是用幾張窗簾或床單標示自己的空間。慢慢地,藉由現成材料搭起牆面,人們創造了一個沒有任何固定物體或建材的空間。

    他們的設計規劃令人驚艷,例如當一切都由紅磚建造時,有些居民會在紅磚外貼上一層紅磚圖案的壁紙,只為了使它看起來稍微悅目些。

    展開英文



  • 這些居民用雙手打造這些住所,這種自發性的勞動使許多住在這棟大樓中的家庭充滿自豪。他們通常盡可能利用周遭環境,試著使生活空間更美觀、更有家的感覺;或至少盡最大可能。在這棟大樓中,你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服務,例如理髮店、小型工廠、每層都有小雜貨店或商店;你甚至可以找到教堂。30樓有間健身房,所有重量訓練器材和槓鈴都由未安裝電梯所剩的滑輪製成。從這片千變萬化的牆面後方,你可以看見固定的混凝土樑柱如何提供居民一個建立家園的框架;以一種有機而直觀的方式,直接回應他們的需求。

    現在我們來看非洲。奈及利亞一個叫Makoko的社區,一個擁有15萬人口的貧民窟,位於拉各斯潟湖上方幾公尺處。儘管它看起來似乎是十分混亂的地方,但當你從上方俯瞰時,它看起來就像由水道和運河形成的網路,連接每家每戶。人們從主碼頭坐上長木舟,前往這片廣大區域中各式各樣的房屋和商店。進入水域時,顯然周遭一切已完全融入這種十分特殊的生活方式,甚至連木舟也成為各式各樣的商店。女性挨家挨戶地划著木舟,販賣從牙膏到新鮮水果等各式商品。在每扇窗戶和門框後,你看見孩童窺視著你。儘管Makoko似乎到處都是人,但更令人驚訝的,其實是每棟房屋中孩子的數量。奈及利亞人口的增長,尤其在類似Makoko的地區,提醒人們一切有多麼失控。

    展開英文

  • *

    Makoko只擁有十分稀少的民生系統和基礎設施;電力使用受限,淡水來自這個地區中自行挖掘的井。整體經濟模式因應這種特殊的水上生活方式而設計,因此捕魚和造船是最普遍的職業。其中有一系列商家,在這片區域中經營各式生意,例如理髮店、CD和DVD商店、電影院、裁縫舖和其它一切,甚至還有一家照相館,呈現住在真正屋子裡或接觸某個遙遠地方的渴望,例如瑞典的旅館。

    在這個特別的傍晚,我遇見這個穿著制服的現場樂隊。他們在河道中漂流,坐著一艘配備發電機的大木舟,提供所有居民娛樂。

    黑夜降臨時,這片區域幾乎伸手不見五指,除了一些小燈泡或火光。

    我前來Makoko的起因是一位朋友-Kunle Adeyemi進行的計畫,他為Makoko孩童建立的三層水上學校最近完工。因為整個村落都建於水上,公共空間十分有限,因此學校興建完成後,底層成了孩子們的活動場所。但課程結束後,這座平臺彷彿鄉鎮廣場。漁民在這裡補網,水上小販將船停靠在這裡。

    展開英文



  • 另一個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地方是開羅的Zabbaleen。此地居民是40年代開始從上埃及遷徙而來的農民後代,如今他們仰賴從全開羅家庭回收垃圾維生。多年來,Zabbaleen居民生活在臨時村落裡,以便四處遷徙,試圖避開當地政府。但80年代初,他們定居於Mokattam山區,就在這座城市東緣。如今他們生活在這個地區,大約5至7萬人,住在自行建造的多層房屋社區中,最多三代同堂。儘管他們自行建造的公寓看似缺乏規劃或正規架構,每個家庭專門從事某種形式的回收,意味著每座公寓底層保留給垃圾處理相關工作,上層則屬於居住空間。我驚訝地目睹這裡的居民如何無視於成堆的垃圾。像這位德高望重、正在擺姿勢的男性,他後方的垃圾彷彿隨時會傾巢而出;或這兩位正坐在成噸垃圾間聊天的年輕人。儘管對大多數人來說,生活在成堆垃圾間似乎完全無法適應,但對Zabbaleen居民來說,這只是不同形式的正常生活。

    在我今天提到的所有地方,我發現最令人感興趣的是,事實上並沒有所謂的正常,這證明人們有能力適應任何環境。一天當中,遇見一場小型街頭派對是家常便飯,就像這場訂婚派對。在當地傳統中,準新娘必須展示所有家當,然後隨即交給未來的丈夫。像這樣的聚集方式形成一種強烈對比;所有新物品展示在大街上,所有垃圾彷彿襯托這些新居用品的道具。如同Makoko及Torre David,你可在Zabbaleen地區發現與任何典型社區相同的設施,包括零售店、咖啡館和餐廳。這是科普特基督徒社區,因此你也會找到教堂和隨處可見的宗教圖騰。還有各種日常服務設施,例如電器維修店、理髮店等等。

    展開英文



  • 拜訪Zabbaleen住家同樣令人充滿驚喜。儘管從外觀看來,這些房子和城市中其他非常規建築十分相似,當你踏進屋內,將目睹其中所有設計形式和室內裝飾。儘管受限於空間和金錢,此區房屋都經過鉅細靡遺的設計,每棟公寓都十分獨特,這種獨特性說明了每個家庭的情況和價值觀。許多居民十分重視住家和室內空間,對細節部分費盡心思。他們對公共區域也採取相同做法,在牆面裝飾仿大理石圖騰。

    除了這些精美的裝飾,有時這些公寓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被使用,例如這間引起我注意的房子。許多泥土和雜草從前門下方滲出,當我進入時,只見這間五樓公寓彷彿被改造成一座牧場,六、七頭牛站在本來應該是客廳的地方吃草。但在這間以牛棚為大廳的公寓對面,住著一對新婚夫妻,當地人形容這是此區最棒的公寓之一,其中的細節令人驚豔。這間屋子的主人十分自豪地帶我參觀他的公寓,從地板到天花板,每一處都經過精心裝飾。若不是公寓裡不時飄過的噁心氣味,你很容易忘記自己正站在牛棚隔壁和垃圾清理場上方。最令我感動的是,儘管這看起來並非適合居住的環境,在熱情的邀請下,我踏入一個以愛、關懷和毫無保留熱情建構而成的家。

    展開英文



  • 我們來看地圖另一端的中國,一個被稱為山西、河南及甘肅的地區。這個地區以土質鬆軟的黃土高原聞名,根據最新估計,目前約有四千萬人居住在地底房屋中。這種住宅被稱為窯洞,藉由挖掘而成的結構。這些窯洞確實建築於土壤中。在這些村莊裡,你可以看見完全改觀的地貌。這些土堆中隱藏著廣場、長方形屋子,座落於地下7公尺處。當我問人們為何以挖掘方式建屋時,他們只是回答,他們是種植小麥和蘋果的貧困農民,沒錢購買建築材料,挖洞建屋是最合乎邏輯的居住方式。

    從Makoko到Zabbaleen,這些社區解決了規劃、設計的任務,及管理社區和居民的方法。以針對環境和實際情況的方式,由那些居住、工作生活在這種特殊空間的人們創造而成。這些居民本能地設計出充分利用環境的方式。在大多數這樣的地方,政府完全放任不理,居民無從選擇,只能重新利用現有材料。儘管這些社區條件十分惡劣,他們確實展現出傑出的創造力,證明我們確實有能力適應各種環境。使大衛塔這樣的地方鶴立雞群的是,這種建築框架給予人們改造的基礎。不妨想像,如果他們擁有可利用的基礎設施,這些已相當有創造力的社區能自行創造出什麼,他們的解決方案將多麼獨樹一格。

    展開英文



  • 如今,你目睹這些大型住宅開發計畫,提供大量群眾千篇一律的居住解決方案。從中國到巴西,這些計畫盡可能試著提供足夠住宅,但它們千篇一律,無法針對個人需求提供解決方案。

    我打算引用一句話作結束;來自我一位朋友,和一份啟發。Zita Cobb,傑出的Shorefast基金會創始人,總部設於紐芬蘭福戈島。她說:「世上有種『一致性』瘟疫正催毀人類的樂趣。」我十分贊同這句話。

    謝謝。

    展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