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講座十一

股市是企業部門的資訊中心。它代表一個股票上市公司中個體的所有權。雖然企業有多種利益相關者,但在營利性公司中,股東為中心要素,因為公司對他們承擔著最終的責任。公司以現金股利,股票回購和股票股利的形式,將利潤回饋給股東,或作為公司盈利資訊的指標。公司也可藉由借貸來籌集資金,創造槓桿比率。莫迪利阿尼-米勒理論(MM理論)指出,以最簡單形式來看,公司的槓桿比率並無影響,但考慮了破產成本和稅務的影響後,則可...

講座十一:股票

    Robert Shiller 教授:下週五將由史蒂芬·施瓦茨曼代課,他答應要來。我時常擔心這些人事務纏身,可能會因為某些突發的危機,或別的事情,而改變自己的日程。我知道他一定會來,所以我希望你們週五也能來,老時間、老地點。如果他來不了,我會以電子郵件通知你們知道。 史蒂芬·施瓦茨曼是耶魯大學的畢業生,同時也是這個時代的一個傳奇。他於1985年白手起家,創建了最大的私募股權公司,後來公司上市,市值相當可觀,足以和紐約歷史最悠久的投資銀行相提並論。他和彼得·彼得森是創始人,所以能聽聽他的講座是不錯的。此外你們還能就他的職業生涯進行提問。在閱讀材料上,有篇最近《紐約客》上的文章,我想大概是幾周前發表的,我將其列在大綱中,但在他來之前我得把這篇文章撤掉。我之所以想這麼做,是因為他看到後可能會不高興。這是篇很尖刻的批評性文章,足夠強硬的人才能達到他的位置。《紐約客》那篇文章談到,他有一套公寓位於紐約,價格創了新高,還談了其他類似的內容。 我昨天在倫敦發現人們也喜歡八卦這樣的事情。司機正開著加長轎車送我去機場,他對著窗外指指點點,他說,你認識那棟大樓嗎?某位阿拉伯的酋長花了一億英鎊買了那套公寓裡的頂層套間,這個酋長還訂了架空中巴士,就是那種大型空中巴士,作為私人飛機,還鍍上了金葉子,你們聽過這個故事嗎?有誰,是真的嗎?那個司機昨天是這麼跟我說的,他說他得花五億英鎊才能買到。這只是些閒話,而問題的實質是,這個男人或女人為世界做了什麼貢獻? 這裡我列出了一些慈善機構,史蒂芬·施瓦茨曼是它們的主要投資者。他在黑石集團下建立了黑石基金會,他也是許多慈善組織的主要贊助者和合作人,如弗裡克藏館、惠特尼博物館、鳳凰樓戒毒所、紅十字會、貧民區獎學金基金[ICSF]、紐約市外展計畫和美國亞洲協會,我認為這才是我們需要談論的,而不是他的頂層套房有多大。我會嘗試找些客觀的資料一併發到網上。順便說下,他和大衛·斯文森有些相似之處。首先,他們都非常成功,他們都致力於另類投資,他們不固守成規,他們注重實證研究。總之,我覺得他很有意思,記得週五9點來。 今天我想講一些股票市場的內容。我想多講些基礎的內容,因為我認為基本概念很重要。我會重點談論MM定理,但也不會過分深入,在復習階段我可能會講的更專業一些。我會以一種直觀清楚的方式講授什麼是股票。我認為股票這個概念在歷史上被反復提出過多次,「股份」是個基本詞彙。假設你要和某人一起做一筆生意,可以在任何一個時代...例如古巴比倫或者其他時代,肯定發生過這種事。一群人想要做一筆生意,他們說,我們把錢分了吧,這很清楚明白,對吧?如果你們在一起工作,就要分配收入,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按份額分配。我不知道這能追溯到什麼時候,但在古時候肯定有人說,好吧,你比別人幹得多,你對公司的貢獻更大,我們會把收入的大頭給你。這是很基礎的概念,早已屢見不鮮,而這就是股票市場的最初思想,只不過現在的規模更大,法律方面的約束也更嚴格。因此基本概念是,比如在生意中必須劃分股份,而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古羅馬。 我們假設公司是一個被人所有的人,比如奴隸,他們隸屬於奴隸主。在法律上,「法人」的意思並不如你所想,在法律上,「自然人」是指像你我這樣的人,有血肉之軀的人被稱作自然人。但「法人」這個詞更加廣義,也包含公司。「公司」這個詞來自於拉丁文corpus,意思是身體,所以法人是種化身。我們創造了一個實體,就法律看來就像一個獨立的個體。它的所有權也許屬於其他個體,但它有自己權利和義務,就像個自然人一樣。在古羅馬,公司是publicani [拉丁文],publicani就像我們今天的公司一樣。根據史丹佛大學烏爾麗克克·馬爾門迪爾的研究,她認為在古羅馬,證券交易就在街邊或城市廣場上促成,她能告訴你在哪,如果你去羅馬的話,可以去看看當時證券市場的遺跡。但直到現代證券市場才繁榮起來。 最初的做法是一個法人實體,即公司,發行股票,然後發放或賣給人們。理念就是股票象徵著貢獻,你向某人發放股票以肯定他對公司做出的貢獻。當你建立一家公司時,人與公司之間就會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其中一種是股東。股東持有股票,股東有權分配利潤;還有雇員,雇員領取工資。這是完全不同的關係,他們之間的勞工合同規定了工資的多少。還有債務人等其他各種關係。 最基礎的關係就是股東與公司的關係。因為股東是公司的所有人,而如今,這些關係得到了改進,公司有了許可證和規章制度。創建公司時,你會起草一份協議,其中規定了公司的條款,就像公司的憲法一樣。此外,公司許可證的中所涉及的州法條文也會對公司規章提出一些限制。還有些一般性條款,如一份股票代表一張選票。還比如年度會議,每年至少有一次股東會議,股東可以對相關議題進行投票。 其中最重要的議題就是要選出董事會。州法規定公司必須要有董事會,但還有一些規定是你在制訂公司制度時自由規定的,但你不能為所欲為,州法對董事會有一定要求。我會用最基礎的詞語來說明。常見的結構是一位股東一張選票,在年會上,股東會聚集起來選出董事會來管理公司,董事會雇用行政總裁以及公司的其他高層,這些人就是董事會的雇員。之所以理論上說股東是掌控者,是因為他們選出董事會,董事會選出總裁,這是個民主的過程,之後我還會繼續談談這個問題。事情並不總是如你想得那般完美無缺。 基本上,有兩種不同的公司,他們之間有著明顯的差異,即盈利性公司和非盈利性組織。我所提及的一直是盈利性公司,也是最普遍的一類。非盈利組織也有董事會,但沒有股東,許可證上也有根本性的區別,政府對其反應也有所不同。非盈利組織的建立是為了推行某種事業,它不為任何人所有,你可以認為其股價為零。實際上你並不能確定它的股價多少,因為股數為零,其市值也為零,所以每股價值就是零除以零,無法計算。耶魯大學可以看作是個非盈利組織,它的股價無法定義,是零除以零。董事會管理它,但董事會不是由股東選出的。實際上,在校友會活動中還是會投票的,但這不是個盈利性公司。我們來談談盈利性公司。 理解這類公司的關鍵在於,要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價值,你必須清楚總共發行的股票數量。如果我有一千股該公司的股票,這意味著什麼?這毫無意義,除非你知道總共發行的股票數量。如果你有一千股股票,但後來發現總共發行的股票數量就是一千股,你就可以說整個公司都是我的。公司是我的,我有一千股,而公司總共也就發行了一千股。如果你有一千股,但是已發行的有一千萬股呢?這意味著公司的一萬分之一是屬於你的,我算得對嗎?這一點非常重要,要牢記心中。人們通常不知道他們所投資的公司到底發行了多少股票,這是因為他們非常信任分析員,分析員應該對這些東西瞭若指掌。當他們看到公司股價的時候,怎麼知道買入的價格是合理的呢?他們必然會對公司的價值有一定衡量,用其除以股票數量,然後大致得出每股價值,這是十分必要的。所有股票只有在和總體股本數量聯繫起來看時才有意義。 公司有一種慣常做法叫做「股票分割」,他們會將一張股票拆為兩張。意味著,如果你有一千股,就會收到信件說,「恭喜您,您現在有兩千股了」。股票分割後也不要過分高興,對每個股東都是如此。你現在有兩千股,但是發行總股數也變成了兩千萬,所以比例並沒有變。你可能會問,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其實只是為了維持一定的數量,實際上分割並沒有很好的理由,不分割也無可厚非,它只是改變了量度的大小。一般來說,在美國分割旨在將每股價格維持在20到40美元間,為什麼這樣做呢?有一個很有趣的理論,也許是傳統使然,也許是為了將價值維持在一個慣常的小區間內,他們不想讓價格升得太高,因為人們小投資者無法承擔過高價格,誰知道呢?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理由,所以股票總數幾乎是這種分割的趨勢,是文化使然,沒有實際的意義。 巴菲特並沒有對他的波克夏做股票分割,但其他一些公司-谷歌也是不做分割的,對吧!對嗎?還是不對?我不記得了,但是他們還沒做過,每股價格是多少,你們知道嗎?現在有些偏高-550美元一股的價格很高,因為大部分人會買...我們的習慣是大部分人會一手一手的買股票,一手就是一百股。如果每股價格是550美元,那麼一手就要花5萬5千美元。我站著的時候就算不清乘法了。大部分公司會分割,因為這樣會關閉...比如你想投資谷歌,但是你可以說,我想買十股或者五股,經紀人會照辦,但是會索取更高的傭金,這就是這節課的內容。 有一個詞,我把它寫下來,金融學中非常重要的詞,叫「攤薄」。如果公司透過股票分割來增加總股數,這不是攤薄,因為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當進行分割時,每個人擁有的股數變了,但每個人持股的比率沒變,只是做做樣子罷了。攤薄是指公司非對稱地改變股數,而不是一概而論。 攤薄的典型例子是,董事會為公司雇用了一位行政總裁,他們想激勵這位行政總裁,他們可以給他發工資或分給他股份,這是慣常的做法,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可以把行政總裁變為股東,像是另一形式的薪金,這種薪金可能有著不同的激勵效果,所以給他一種組合激勵-工資加股份。如果他們僅僅給行政總裁股份,而不給你們增發股份的話,那麼你們的股份會因總數增加而被攤薄,比例有所降低。如果一個公司售賣股份、發行新股...這隨時都可以,開辦一家新公司時,你可能要...當彼得·彼得森和史蒂芬·施瓦茨曼創立黑石集團的時候,他們每人拿到了500股-這是我編的。顯然,隨著時間推移會有更多股東,人們為進入公司就可能去購買股票。如果公司透過公開銷售股票來增發新股,這顯然不是攤薄。當然這會降低你對公司的控股,但補償是,公司增大了股本,因為人們購買股份不會攤薄你的那份。你也可以說這是一種攤薄,但總體上你的投資價值並沒有因此減少,它的產生基於諸多要素。攤薄特指的是股票數量受到影響,不利於已持股的股東。 還有一個常用詞是「股票股利」。首先,我來講下股利,股票市場...我想講下股票股利,但最好還是先解釋下什麼是股利。在盈利性公司中,人們投資公司是為了獲得收益,那麼,他們怎麼獲得收益呢?公司、董事會會決定何時向股東支付股利。州法規定股東利益均等,他們賺了些錢,想取出來花了,每個股東都應得到同等的待遇,這就是發放股利。他們可以偶爾為之,也可以在任何時間發放,或者定期發放,一般是一季一發。當我開公司時,卡魏施有限公司並沒發放股利,這是年輕公司的通常做法,我們幾乎將所有股票都發給了員工,作為他們的薪酬,希望能這樣激勵他們,讓他們感到自己是公司的一份子,但是我們從不發放股利。有一次我跟行政總裁談起這事,他說,也許我們應該至少付一次股利,員工們都快忘了他們有股份這事兒了,所以我們分了一次紅。我不知道這引起了多大的興奮。 學生:但這是分了兩美元股利後,是不是每股價格就會下降兩美元?在剛分紅之後,股票股價會下跌,是嗎? 教授:他問的是,如果一個公司分了紅,就會降低...你問的是股價會不會下跌?會下跌,一點沒錯。如果這家公司有了開支,那公司的價值就會隨支出配比的數量而下降,但是總股數沒有改變,這就意味著每股價格會降低,降低值為總開支除以總股數。有一個專門的術語叫做「除息」,以前可以查查...現在也能查到,有些還在紐約證交所的網頁上。股票除息的那一天,股價前面會有個小小的「x」標記。為了避免人們大驚小怪,很多人每天都會查看自己所持股股價,有些人因此神經過敏。突然間股價降低了2美元,他們會說,天啊!怎麼辦啊?他們會給經紀人打電話,詢問是怎麼回事?經紀人會解釋說,你沒看見x標記嗎?它剛剛除息,不用大驚小怪。 除息日不是股東收到股利的日子,雖然它叫做除息日,而是公司決定的一個是否有分紅權的日期,在此之後買入的股東就不能拿到分紅了。這很重要,公司就是這麼做的。股價通常會在除息日下跌,你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投資者應該注意除息日嗎?答案一般來說是不用,如果你買的股票是在除息之前買的,你的買入價高,但能分到紅;如果你第二天再買,買入價低,但沒有分紅,除非這裡涉及到稅賦,可能會影響...稅款常常把問題變得複雜,但不考慮稅的話,什麼時候買是沒區別的。事實上有個規定,給證券商頒發牌照的FINRA[美國金融業監管局]規定從業人員說,股利不能做賣點來推銷。這裡提到了一個不好的現象,某些證券商的無良手段。他們告訴買家,迅速買入這支股票,因為它馬上要除息了,今天就買,再等的話就拿不到分紅了,這是誤導。什麼時候買股票都沒區別,所以作為券商不應以股利為賣點。 但這不意味著股利不重要。說到底,持股也是為了拿分紅。回到這裡,人們習慣於透過掛號信取得股利支票,如果你有股票...我們現在不透過掛號信了,因為人們都透過經紀人帳戶,在網站上購買股票。你過去習慣於透過掛號信取得支票,現在你登錄網站就能看到股利自動分發到你的帳戶。公司支付了股利,帳戶中的金額就會增加。 現在繼續探討股票股利的問題。有時公司會宣佈他們不發放現金股利,取而代之的是股票股利。他們會說,我們很高興的宣佈本次股利,今日將以新股的形式發放,價值為現存股本的5%,所以是5%的股利,恭喜。這是件好事嗎?你該做何反應呢?如果收到公司派發股票股利的通知,你們怎麼想?你根本不應該感到高興,因為這沒有什麼意義。如果他們只給你一人發放股票,這就是件好事,但股票股利的要義就在於,他們給每個股東相同的份額,所以每一百股都變成了一百零五股,這對我來說毫無意義,比例才是最根本的要素。我有的股數除以總發行股數,如果大家都上升了相同幅度,分子和分母同比例增大則沒有變化。 你可能要問,那公司發放股票股利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意義何在?就是為了愚弄股東嗎?關於這一點,人們有不同看法,其中一個答案就是-的確他們想糊弄你,如果沒錢付股利那就發股票股利。此外,人們可能要說這會起反作用,如果發股票股利只是為了愚弄我們的話,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當天的股價會下跌,當你發放股票股利時,就會意識到股票總數增加了,每個人的股數除以增加後的總股數,每人擁有的公司價值減少,發行股票股利無法達成目的。所以更有說服力的觀點是,公司發放股票股利的唯一原因是,他們有利好消息要公佈了。一般來說,他們會寫封信說「恭喜,有好消息了,業績有所突破,為表示慶祝,我們將給每人增發5%的股票股利。」他們希望股價不會下跌,因為他們是帶著利多宣佈的。換言之,發行股票股利只是想引人注目。 順便提一下,在一家盈利性公司中,我們需要這樣理解,這是個在法律中明文昭示的概念。在一家盈利性公司中,公司的目的是為股東謀求利益,但在某些國家及法律體系中,法律對此的規定並不明確。他們會說還有其他的股東,但在最純粹的體系中,即美國現行體系,公司是為股東而存在的,還有其他和公司簽訂了合同的人像員工。但員工不是股東,他們拿工資或其他東西。公司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實現承諾,它必須要兌現自己的承諾,公司就是為股東而服務的,這是資本主義的觀點。可能聽起來不太對勁,你可能問,公司為何要為股東存在呢?因為這是一個良好的商業模式。人們需要錢,於是透過投資賺錢,明確的說,這就是公司的任務,它必須對每個人都不偏不倚,必須實現合同所述條款。但是公司一般不給慈善機構捐款,也不向政治團體投資,理想的情況就是不摻和這些事,它應該努力為股東掙錢。 假設將來大家會進入董事會,有一點我希望大家記住-因為你們中很多人將會進入董事會。如果你簽訂協定進入董事會,你就承擔起一份莊嚴的責任,它就是平等對待所有股東,努力為他們賺錢,所以你不能做任何不誠實,或者不符合合同要求的事。你的服務人群只有一個,就是股東。一旦你進入了董事會,你就成為了受託人,你的存在就是為了維護股東的利益,就是這樣。這是盈利性公司,這是種滋生於資本主義國家的理論,也是個很好的模式。還有非盈利組織,但是我們...但是經濟目標的實現只能透過盈利性公司完成,讓我們解釋清楚一些。董事會就是公司的管理層,他們可以將自己的私人財產捐獻給慈善機構,但是他們本身的責任就是一心賺錢。這無可厚非,這是法律規定的概念。之所以在法律中有這樣的規定,是因為這是繁榮的溫床,才能生產出我們需要的東西,像衣服、醫療服務、家用等等。這也是人們這麼做的原因。不用因為為股東謀求利益而感到羞恥。 最終股票投資是為了取得股利,這也是公司明確的目標。我可能遺漏了其他的方式,剛才所述有些狹義。傳統上,購買股票就是為了股利,我會謹慎地求證這一點。首先,很多人不明確這一基本點-買股票就是為了股利。很多人想,我要買股票,但為什麼要買股票呢?購買股票是因為,他們認為股價會上升,從而可以賺很多錢,他們可以在有利的時候賣出,這就是大多人的想法,對吧?我買股票是為了股利嗎?有些人甚至都不知道股利是什麼,他們僅僅把股票想像為一種會升值的玩意。可如果升值是一種必然趨勢,期待升值還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投進去的錢根本拿不出來,人們為什麼還要買股票呢?最終還是回到了股利。股利,即便很多人忘記了它的存在,沒有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但它們才是驅動力所在。 來看看一個圖表,你們應該已經看過。如果你們看了我上傳的試算表-這是美國的股票市場,這是標準普爾綜合指數。在1957年,他們將其重建並命名為標準普爾500指數,但這裡用到的是1871年發佈的理論,所以不能稱之為500,我稱之為綜合指數。這是美國公司的股票投資組合的價格,有點像經過分割調整的股票平均價格。因為你不想當一股分割成兩股,價格下跌一半,這是沒意義的,所以要修正分割。標準普爾對分割及股價進行了修正。不幸的是,與1871年的那些公司同類的公司已經不存在了,這些公司幾乎都不存在了。他們的工作是為一個投資組合定價,不停的用新股票進行替代。有一個指數委員會,在新公司發展壯大的時候一直持續替換新股,他們希望在美國用500指數來反映。世界上大部分的公司,你可以看到這些價格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這裡還有「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什麼?收益是會計們算出來的,從1871年來一直如此,他們值得尊敬。年收益指的是公司這一年賺到的錢,每股價格是指收入所有權的價格。如果我和其他股東一樣買了一份股票,那麼我就對收益有要求權。但收益是逐年計算的,它顯示了公司某一年的業績如何。你可以看到,股票市場波動性大於其收益,每股價格往往是每股收益的幾倍之多,市盈率一般來說是為15。這意味著,人們需要預先支付15年的收益。 收益和股利是不同的,收益是公司在某年賺到的錢,他們怎麼知道賺了多少呢?會計們會計算這個複雜的問題,他們還會發現公司收益很難定義,但是他們會想辦法得出一個數字。公司管理層們可能會對會計結果表示驚訝,不管他們賺的是多是少,股利則更加具體。這是他們實際發放的,實際發放給股東的現金。收益則是一種由會計得出的理論概念,會因不同的調整而上下波動。他們決定說有幾筆投資賠了錢,我們得減掉這些。管理人員會說,今年我們沒有賠錢,是什麼意思?會計明明顯示賠了,這就是收益。 股利則更具體,公司發多少是多少。這是美國股票市場的市盈率,從1881年至今,這份資料也在網站上的電子資料表上。你可以看出我提到的15這個數字,收益的15倍是最有代表性的。但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高市盈率的時期,根據收益前景或者其他因素,這個數字可能會上升或下降。紅色的線是長期利率,這節課不會談論。收益是對公司價值的衡量,一般是以15乘以收益的形式體現的。當市盈率上升,如1929年,人們焦躁不安,他們想,天啊!市盈率變成35了。這是價格除十年的收益,不是一年的,我是這樣做的。在二十年代市盈率高得離奇,表現了當時人們對股票市場的樂觀,當其得到修正並突然下跌時,大蕭條便開始了。2000年時,我們的市盈率甚至更高,達到了46,後來經過修正降低了。這個價格反映出,當你購買一份股票並永久持有時,你此後會一直收到從收益中分出來的股利。你可以把它給你的孩子,也許200年後會變得非常值錢,也可能不值錢,但還是可能值錢的。也許50年後公司不再存在了,但它可能會被別的公司收購,股票就還有價值,並仍可能升值,這就是市盈率。 你們都知道,收益是個理論概念,但股利是我們分發出去的錢,那麼公司如何決定股利的多少呢?這也是由董事會決定的。他們可以建立一個委員會來負責此事,但最終,發放股利是個重大的決定。一般說來,新公司不發放股利,如果開辦一家公司的話,短期內你不會想發放股利,因為你需要將收益用來投資。人們會理解這一點,他們也不想立即收回投資。當公司進入成熟期,他們就會覺得到了發股利的時間了。標準普爾500指數包括500家大公司,這些一般都是成熟期的公司,他們一般都處於需要支付股利的階段。 接下來的問題是股利發放率。股利發放率等於股利除以收益,公式為div/e。這裡有美國的股利發放率,這是1871的股利發放率。這裡幾處激增,例如-這是哪年?1921那年、1932或者1933,公司付出了收益的160倍作為股利,你可能會問,發生了什麼?當時正處於大蕭條時期,大蕭條將這些公司逼上了絕路,他們賺不到錢,但是又不想降低股利,因為他們擔心,一旦降低股利人們就會不安。也許他們有所縮減,只是額度很小。這意味著,他們支出比收入還多,這就是激增背後的故事-危機發生了。目前也有降低的趨勢。過去他們將收益的80%作為股利,但現在正慢慢減少,目前降到了40%,這與文化相關。現在公司試圖積累資金,這跟當下人們不再那麼關注股利有關。這意味著,公司可以更多地將收益再投資,而不是支付股利。 這是1871年的股利價格比。回溯19世紀,股利價格比一般為5%。當時更加明確,在一個投資性文化中,我們更偏向於行動派,人們為了得到分紅而購買股票的意圖愈加明顯。那時的股票有些不同,更多是鐵路或者鋼鐵公司,人們也只知其皮毛。如果某人向你推薦一支股票,你會問股利如何?如果他說是4%,你會覺得少,我想要更高的股利。現在人們對股利不是那麼在意了,換句話說,他們更放心把錢交給董事們管,讓他們來決定什麼時候,或發不發股利。 另一件方面是,除了股利,還有其他收回投資的方法,比如股票回購還有股票清償。我們來說說清償或者公司的銷售,我來講講這個。公司不願意支付股利,他們吸進資金並不斷積累,然後某人會買下整個公司。在終止日期前,所有股東的股票都將被買下。但當公司的全部股份被買下時,他們不是透過現金支付,他們會以收購方的股票支付,然後就可以獲得收購方的股利了。我沒有強調公司間的現金買賣,但它是實際存在的。 另外一個可以讓公司收回投資的方法是股票回購。股票回購,或者股份回購。最初,看到這一方法時人們可能會十分驚訝;你作為個人,可以給經紀人打電話說,我想買進谷歌的股份。但是谷歌的拉裡·佩奇也給經紀人打電話。當然,要經過董事會允許。谷歌的某個雇員可以給經紀人打電話,然後做出同樣的買入要求,我們想買進谷歌的股份。你可能會問,谷歌可以買進谷歌嗎?「為什麼不行呢」?為什麼谷歌不能買入谷歌?你也可能,我來問問你,如果谷歌決定購回它所有的股票,會怎麼樣呢?這可能嗎?如果我是谷歌的執行總裁,我給經紀人打電話問,一共發行了多少股票?比如一億,不,不可能到一億,股價是500美元一股,這我大概能算出來,答案是...這麼說吧!看看這樣你們能不能理解。 假設拉裡·佩奇打電話說,我想買下谷歌全部的股票,經紀人說好,我會幫你搞定。然後他回來了,說,就差一手股票就齊了,有一個股東-耶魯大學的學生有一百股谷歌股票,他就是不賣。然後經紀人給你打來電話說,谷歌想購回所有股份...這當然是我編的,你會怎麼回答呢?經紀人給你打電話說,就差你一個了,你有谷歌最後的一手股票,谷歌想以500美元每股的價格買回來,你怎麼回答呢?你說不,我有個更好的主意,給拉裡·佩奇打電話說,他被解雇了,因為公司是我的了。如果最後一百股是我的,那公司就是我的,我不需要付任何...都是我說了算。最後的股東...公司無法回購全部股份,但是它能購回一部分,這是另外一個收回投資的方法。 但又有些不同。如果他們買進...假設你有一百股股票,他們宣佈發放5%股利,你拿到五美元,但如果公司購回5%的股票呢?會發生什麼?公司仍將支出相同的總額,但卻是以不同的形式,以股票回購的形式,它改變了發行股數,所以公司價值減少了相同的數量,必須如此,就好像支出了股利一樣。如果他們發放現金的話,公司的價值將降低相同數量-不管是以什麼方式。如果是股票回購總,股數降低,如果他們不進行股票回購,總股數不減少,所以某種意義上對股東來說是一樣的,不管是支付股利還是回購股票。 我不知道是否講清楚了,我寫下來吧!這個觀點有個名字,兩個提出者都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弗蘭克,我讀博士時,他指導過我選課,所以我知道他的名字怎麼念;莫迪利阿尼,因為在義大利語中g是不發音的,但即使我念成莫迪利阿尼,人們也能聽懂;還有莫頓·米勒。莫迪利阿尼是你們課本的作者之一;另一個是法伯茲,莫迪利阿尼和米勒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是講...剛提過的,我想用直觀的辭彙來描述,他們說,股利政策是無關的,然而他們將其做出了改進,因為稅賦可能產生影響。事實上你必須進行改進,不管你是在談論哪個金融學問題。因為稅制太複雜了,每個國家的稅制不同,每個聯邦州的稅制不同。如果考慮稅的話,就沒什麼金融學問題是有律可循的了。所以忽略稅的因素,當莫迪利阿尼...他對股利無關性的表述聽起來有些絕對,但他們承認,董事會的很多決定都與股利毫無關係,而與公司的未來緊密聯繫。真正重要的事,比如公司決定在阿克倫城建個新工廠,這對公司有影響,因為工廠一旦運轉成功,業績就會上升。他們花錢買混凝土、磚塊和機器,這個決策可能明智也可能不明智,但這不是金融學的討論範疇。 莫迪利阿尼和米勒的觀點是,如果是單純的股利政策,則與之完全不相關,它沒有意義,所以公司可以任意施為,我不在乎,而作為股東的你也不關心他們做什麼。莫迪利阿尼和米勒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們認為,股利政策並沒有改變公司的生產活動,這是一個純金融上的變化,當然是從發放股利到股票回購,或從股票回購到發放股利-不管你是否支付股利,你公司的運轉都不會發生變化。如果不發放股利,那就意味著以股票回購代替股利分配。比如我在阿克倫城建個工廠-不管我分紅與否,因為如果我因建工廠而減少股利的話,也就是在減少股票回購的開支,不管是哪種方式最終結果都是一樣的。 讓我用最簡潔的方式解釋下,理解莫迪利阿尼和米勒命題。最簡單的方式是,假設我們構成了一個董事會,決定以每股5美元的比例發放股利。這裡以原始的方式寄出支票,我們將給所有的股東寄出一封信,寫著公司決定發放每股5美元的股利,所以你們在股東大會上要透過這個提議。我們批准了,信上說公司盈利了,這是您的股利支票。有人提出,為什麼不換個方式呢?同樣是5美元股利的支票,但在信中我們換種方式來說,就說我們以市價購回你的一些股票,然後寄過去同一張支票,這有區別嗎?我要問了,這有什麼區別嗎?假設你收到了公司寄來的一封信,寫著恭喜您,這是5美元的分紅,如果你有一股的話,就會收到5美元。或者公司說,恭喜您,我們要回購您股票的2%,以每股5美元的價格付給您的支票。附帶說一下,每股都這麼處理。如果你好好想想,這對我們來說毫無差別,不管信上怎麼說,我都可以揉成團扔進垃圾箱了。我不...我想要這五美元。 如果他們寄錢來,稱之為股利和稱之為股票回購是沒有區別的。因為如果回購股票,如果每個人都如此,就沒什麼區別了。我們的分子都在降低,我們的股票都降低了相同數量,這即是莫迪利阿尼和米勒命題的內涵。股票回購和分紅彼此是可替代的,只是概念上有所不同。這一點可能讓人很驚訝,這很明顯。我講得這麼簡單了,我也可以寫些公式來講,但我覺得已經夠清晰明瞭了。你只需要記住,公司在意的只是你在公司中的利益,取決於你的股數除以總股數。股票回購中,若他們購回所有人的股份、相同份額比,那就不會影響比例,所以你不必在意信上怎麼寫,不管它說是分紅還是股票回購。 為什麼公司想這樣或那樣做呢?這裡莫迪利阿尼和米勒沒有給出解釋,他們說這不重要。如果你問他們,為什麼股利支付政策改變了?米勒有一句名言,他稱之為「中性突變」。這是進化生物學中的一個詞,某些時候,突變既不有利也不有害,基因積累了許多無意義的突變,這就是他們如何鑒定基因分支的年代,看中性突變的數量就行了,他是這麼描述的。在這裡,在上一張幻燈片中展示了股利收益比,這跟文化相關,但卻無意義。在某種意義上,在圖表中沒有展示出股票回購。 我想最後講講MM模型和債務的問題。現在不會涉及太多債務的內容。在講之前我想再說一點,關於MM模型和股利無關性。針對稅賦因素有一種可能的修正方法,莫迪利阿尼和米勒寫到,如果在股利和資本收益間有一個隨其他因素變化的稅率,莫迪利阿尼和米勒說,在那時候,大概30或40年前,公司不應分配股利,因為對股利徵稅的稅率比對資本收益高,你不想讓股東們繳納稅金,作為受託人的董事應該幫助他們降低稅金。州法中並沒有明確規定,但可以從他們的義務中推測出來,你應該避免分配股利,因此改為股票回購。數十年後人們才理解了MM命題,可以看出股利收益比降低的部分原因。尤其是在近些年,從1990年起,有所降低的原因是,公司想透過將分紅改為股票回購的方法,多少減輕股東的稅賦。 但在2003年,這些都變了。2003年頒佈的《就業與進一步減稅協調法案》,將股利的稅率減至15%,與資本收益的徵稅率相同,這就沒有偏好差別了。稅法中仍有很多複雜條款,但基本說來,是否推行股利政策與此無關,兩者之間不再有稅賦優惠,完全中性化了。 我想講的另一個問題是,莫迪利阿尼和米勒還談到了公司債務。我曾提過,只發行股票的公司,他們還會有負債。一家公司可以借錢,若公司有大筆借貸,則稱之為有槓桿性。槓桿率等於負債權益比,這裡D代表著債務,之前我曾用Div來代表股利,他們都是以D開頭的,但卻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公司的債務是指一筆借來的錢-不管債權人是銀行,還是股東,或債券所有人,或者商業票據所有人,這些都是固定收益。換言之,他們不是公司中的股票。當一家公司變得有槓桿性,則風險增大。公司之所以風險增大,是因為償清借貸利息後的可用收益,或償還債務規定的償金後的收益,才是股利金的來源。如果負債與收入高度相關,則公司的風險性很高。 關於負債還有另外一個MM定律,也是講負債不相關性的,聽起來很有意思,但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必須說清楚不相關性的含義。當然不是與股價不相關。公司負債越多,股票風險越大。就像你買了棟房子,然後賣了。很多人現在都處於負債中,他們也許只付了總房價的10%,若你買了30萬的房子,但只交了3萬,這是一筆3萬元投資,但卻是高風險的。只支付10%時,你的槓桿率就很高了。假設房價跌了10%-實際上,這才剛剛發生過,你支出的3萬美元就徹底消失了,因為你的槓桿性。你以30萬的價格買入房子,然後以27萬的價格賣出,27萬就是你的負債數,所以你什麼都沒剩下。所以槓桿性引發風險。 董事會一直被該借多少錢的問題所困擾著。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比如微軟從不借款,他們不願負債,所以沒有槓桿性。但其他公司則有著高負債,以便度過難關。董事會議中一個十分常見的議題就是,到底該借多少錢?所以他們會向金融專家尋求幫助,他們給莫迪利阿尼和米勒打電話問,我們該借多少錢呢?金融學學者怎麼說呢?在極限情況下,忽略稅的因素,再忽略一些其他因素,就得出了同樣的答案。莫迪利阿尼和米勒說,怎麼做都沒關係,想借多少借多少,沒有關係。這也是習題集上的一道思考題,習題集上第四題的答案,也許會對你們有所幫助。 理解MM負債不相關性的最簡單的方法是這樣的,一家公司,如果你想買下一家公司,你可以透過股票-普通股來買。順便說下,普通股就是股票,負債權益比就是公司負債價值除以股票總價值。如果你想獨資買下一個公司,可以買下該公司的所有股票。總共發行了一千萬股,我就買下一千萬股,但某種意義上,整個公司還不全屬於我,因為公司有負債。如果我想把整個公司都買下來呢?就得買下所有的股票和所有的負債,對吧?若公司發行了,我真的想買下來,我想做個企業大亨,這公司得歸我管,其他人別想插手,我可以為所欲為,你就必須買下全部的股票和債務。不然,如果你沒接下全部債務,就不能安枕無憂,因為這些債務人會跟著你。他們不是股東,但他們有權利,他們會跳出來說,我們不喜歡你的做法,我們要起訴你,因為你的做法違背了我們債權人的利益。如果你想買下公司,就得買下所有股份,所有的股票,還有所有的債務。 MM負債不相關定律的基本內涵在於,在不考慮稅務和其他因素的條件下,公司的真實價值不會受到籌資方式的影響,不管是透過發行股票,還是借貸債務,因為公司的真實價格是由貿易活動所帶來的現金流決定的。不管透過什麼方式賺錢,即便賣小商品,公司的價值等於現金流的現值。如果你想買下公司,你必須買下所有的負債和股票。從公司買家的角度來說,我現在關心的只是公司的所有權是怎樣分配給股東和債務人的。反正我都得買下來,所以我不介意投向債務的錢到底是四分之三還是四分之一,我只想知道底價,也就是買下整個公司最少要花多少錢。 負債不相關理論說明,它和公司發行股票的每股價格,和總負債有關,但和公司的價值無關。他們提出的是基於算數關係的理論,我不想討論那些數字,但公司價值整體實際上是由金融學之外的東西決定的。 考慮到稅賦,我們要修正負債不相關性。公司可能會考慮到一個事實,在徵收企業利得稅時,負債是免稅的,而股利不是。根據MM理論,如果在負債不相關理論中加入稅賦因素,就意味著公司願意大量負債。他們會給比爾·蓋茨一個建議,你腦子有問題嗎?為什麼不借錢?這是免稅的,股利還要徵稅。這個理論意味,這公司將盡力提高負債權益比,但是這麼做離破產就不遠了。如果公司的槓桿率太高,那麼公司倒閉的可能性會極高,然後會產生破產費用。 另外一個限制是破產成本。根據MM理論,一家公司必須在租稅考量與破產成本之間進行權衡,然後得出最有利的負債權益比,這是MM法則給予公司的建議。但是他們常常看不到股利政策中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在股利還是負債政策中,只有稅賦才是關鍵。 最後一點,我想講-我想講講約翰·林特納的分紅理論,叫做林特納股利模型。除去稅收的干擾,股利政策對公司是無相關性的。也許莫頓·米勒是對的,這些都是「中性突變」,變更股利政策是無意義的。實際上他們又是怎麼做的呢?董事和委員們如何決定分紅的多少呢?約翰·林特納是哈佛商學院的教授,數十年前,他調查了有權決定分紅的人們,問他們考慮些什麼?在決定分紅時會考慮哪些因素?調查過程很漫長,他們談到了成千上萬的因素,這活兒不容易。決定分紅的人們面臨的是個複雜的問題。 但莫頓·米勒總結出一點,決定是否分紅的董事們十分關注股價,他們很擔心投資者們的反應。董事們想將股價維持在高水平上,因為股價一旦下滑,公司很可能會成為收購目標,被人看做是決策失誤等等。他們給他講了很多關於投資者心理的東西,某種意義上,我透過這節課再次證明了行為經濟學的勝利。我們一講到股利,或者負債理論,最後都是不相關的,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公司的董事們不停的提起這些,看起來又對他們很重要。如果你問,為什麼這麼重要呢?他們說,這很明顯,因為我們要考慮投資者的心理。他們會這麼說,如果分紅,他們就會開始期待分紅,如果我們少分了一次紅,他們就會問怎麼回事。如果我們一次都不分紅,我們只是家新公司,沒人會有疑問。然後我們開始分紅,如果暫停分紅,大麻煩就來了。新聞記者就開始叫囂,為什麼停止分紅?過去不分紅的時候你們什麼都沒說,而現在我們的分紅比過去還多,你們緊張什麼? 他們說他們學到了一點,永遠不要停止分紅,除非你-除非你只是一次性分紅,就說我們只分一次紅,別想有下次。但你一旦開始定期分紅,就最好一直繼續下去,不然人們就會得出運轉不善的結論。他們告訴他,如果收益提高,我們會努力維持既定的股利發放率,但如果收益大漲,我們不會馬上提高股利,因為這樣會導致過高的期望。我們也不想降低股利,所以若收益大幅提高,我們會增加分紅,但增量有限。這個模型-我最好寫對了,林特納模型中有一個既定的股利發放率,用希臘字母τ代表,這就是既定的股利發放率。在19世紀這個比率要高一些,然後逐漸下降,但這是個緩慢變化的過程。如果他們將收入的40%作為股利,然後在內部把剩餘部分拿回來用作投資。還有另外一個參數ρ是調整參數,ρ在0到1之間變化,表示著向目標調整的速率。 林特納模型說明股利上的變化 [公式如下]Divt - Div T -1 = ρ (Et - Div T–1),這公式指的是,如果ρ是像0.5一樣的正數,而且收益比股利多,就增加分紅,但只增加與目標量差距的一半,這是ρ等於0.5的情形。股利與收益間存在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例如-沒地方寫了,橫軸是時間,縱軸是收益。如果你的收益一直平穩,突然間提高,他們剛開始不敢相信這種增長,董事們決定只小幅增加,如增到一半。我把股利畫出來,股利在下面,收入的一半,然後慢慢的調高,再到收益的一半。這是因為他們不想落下減少股利的口實。同樣,如果收益下降,他們不想匆忙的把股利降下來,所以他們總是慢慢的朝著目標股利發放率靠近。林特納證明了,這個簡單的模型-林特納模型,很好的解釋了公司的行為。下節課是週五,由史蒂芬·施瓦茨曼講授,下次再見。 2008年2月20日